创新意识需从小开始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高中生的发明并非成熟的项目、产品,而是一种思路,让人们看到了解决难题的曙光;更有意思的则是他们的创新过程。安吉拉·张说:“我对癌症着了迷,一定要揭开其中之谜。”泰勒·威尔逊甚至还曾经在自己家的简易实验室里,以极其低廉的材料制作出一个核试验反应堆。
熊丙奇指出,如果我们的名校不再以分数论英雄,而是倾向吸收像安吉拉·张这样的学生,那么,就会逐渐在家长、学生中营造出一种创新的氛围。一个人具备创新意识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从小开始培养。昨天的创新论坛上,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创业者车林一番演讲,引起了轰动。车林创办了大学生手机报和点星网,目前已经拥有50万大学生客户和100万元的利润,但他在演讲中说的则是另一个故事:“创业之初,我们获得了‘天使基金’30万元的资助,但因为管理不善,30万元血本无归……我曾经啃过几个月的馒头……创业的成功要以失败开始……”也许,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该多一点这样的故事,少一点项目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