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答疑
气温预报为何感觉“不靠谱”?
天气预报36℃,实测温度45℃……近期高温席卷了半个中国,不少地区的居民质疑天气预报所报温度“偏低”,甚至做“烧烤”实验展现炎热程度。有关气象专家承认,气温预报确实低于城市居民体感温度,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气预报已经不能跟上城市扩张步伐和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未来亟待推出更精细化的预报。
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龙利民告诉记者,预报气温与居民体感温度的差距是由于测温地点存在差别。以武汉市为例,天气监测以位于市郊的观象台气温为依据。观象台一般设在草坪上,距地面1.5米左右,周边通风,不受阳光直射,这样测出的温度可以排开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准确。
“所以,气象部门目前每天预报的武汉市气温,实际上是东西湖慈惠农场所在区域的气温,要比市中心的温度低2℃。”龙利民说。
除了观象台位置远离市区,居民体感温度高还在于城市“热岛”效应,各类热辐射使人体感觉更加闷热。
湖北省气象局观测处处长杨志彪解释,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实际上是红外线热辐射的积累,而非实际气温。人体跟土壤、水泥等材料一样,接受的热辐射在身上积累,皮肤温度就会高过平时待在阴凉处的体温。
龙利民说,现在城市中都是高楼大厦,而且有些大楼还采用玻璃墙,使热辐射更大,给人感觉的气温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