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村中藏语班——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教授讲述赴康巴藏区采风背后的故事

2013-02-05 18:10:53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村中藏语班——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教授讲述赴康巴藏区采风背后的故事
 
王其钧的油画《滩上欢歌》

村中藏语班——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教授讲述赴康巴藏区采风背后的故事

在近期于四川成都画院举办的画展中,王其钧展出的油画《溪桥映雪》

村中藏语班——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教授讲述赴康巴藏区采风背后的故事

在近期于四川成都画院举办的画展中,王其钧展出的油画《暖秋》

一方一净土,一人一世界。在这种基调的感召下,甚至能让人体会到画作中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作品由此深刻感人、意味深长。也正因为此,艺术家心中的主题才能与创作成为一致的永恒,作品的价值由此真正得以体现和升华。

在人物组合上,王其钧的构思是要超过十个人,这样才能产生学校班级的感觉。但是,为了突出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人数也不宜过多。最后,王其钧将人数定稿为十一人。不多不少,有利于烘托气氛。

人物组合的模式,王其钧采用了传统的攒三聚五的处理方法。宋代美术评论家邓椿在《画继》卷四中说:“每作竹,必乘醉大呼,然后落笔。不可求,或强求之,心诟骂而走。然有愧宅相者,于攒三聚五太拘拘耳。”

这说明,中国古代画家在画竹子等物体时,习惯地使用攒三聚五的处理方法。清代的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说:“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看来,人们也习惯于攒三聚五的摆放模式。因此,王其钧将这幅《村中藏语班》里的十几个人,分为几组来处理。

在构图上,王其钧使用最常见的不等边三角形的处理模式,使画面的左侧呈现出分量,而画面的右侧相对轻盈。

在人物关系上,王其钧对一对母女做了处理,在画面的最右侧。由于女儿的年龄小,母亲深情地望着聚精会神的女儿。而画面中心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位转头的小男孩。

作品中,神态各异的人物,给人纷繁凌乱之感,其实是画外的老师及其表达的内容在他们自由的心海中,荡涤出的不同火花和感悟。这正是作品人人心中有,却人人笔下无的至高境界和非凡艺术张力。

“吃笔”的孩子、书本上依稀可见的藏文、你望着老师我望着你,仿佛把观赏者带进了孩提时代……

《村中藏语班》以写实的手法,从侧面反映了藏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向世人说明,中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同时,作品中隐约出现的藏传佛像,说明了康巴地区的广大民众有着充分的信仰自由。

《村中藏语班》是王其钧参加“画说康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赴康巴藏区采风活动”后所创作的作品中众多杰作的一幅。

2011年12月20日,“画说康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赴康巴藏区采风活动”正式启动。随后,以田海鹏、王其钧为代表的中央美院艺术家开启了一周近两千公里的康巴藏区之行。

编辑: 冯媛 标签: 王其钧 画说康巴 美术 画展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