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权威专家回应"甲状腺癌发病诱因"多种传言

2012-10-30 14:00:21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近日据媒体报道称,北京市甲状腺癌发病率近几年提升,甲状腺癌已成为北京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这一消息引起网友对甲状腺癌的广泛关注。一段时间来,关于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及致癌原因的各种疑问、猜测不断。近日有关部门及专家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独家专访,回应网友担心的问题。

 权威专家回应

图由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提供

发病率上升原因何在?

记者近日就媒体报道的北京市甲状腺癌发病率提升一事求证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卫生局给记者的正式回复中提到,数据显示,北京市甲状腺癌发病率由2001年2.70/10万增长至2010年8.78/10万,10年间增长225.2%,去除年龄因素影响后,年平均增长14.2%。其中北京市2010年甲状腺癌新发病例1099例,占恶性肿瘤的2.9%。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尤为快,发病率由第10位上升至第5位。

根据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向记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多发于中青年,尤其是中青年女性较多。2010年男性甲状腺癌发病352例,发病率为4.00/10万;女性847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0:100。10年间,男性甲状腺癌在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中变化不明显;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则由2001年的4.21/10万上升至2010年的13.59/10万,增长223.8%,女性甲状腺癌高于男性,上升速度较快。

相关消息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很多网友疑问,十年间为何发病率提升如此明显,原因究竟是什么?

北京市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甲状腺癌治疗专家张乃嵩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原因之一,主要源于现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微小癌的检出率,现在运用超声影像技术0.3cm至0.5cm左右都可以看清楚,因此可及时作出诊断,更早发现甲状腺癌患者。”

张乃嵩介绍,据临床观察看,目前甲状腺癌发病率高主要类型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尤其是甲状腺微小癌乳头状癌(通常指1厘米以下甲状腺癌),近些年微小癌的发病比例明显增高。

有媒体报道,上海市在临床中也发现患甲状腺疾病病人增多的现象。张乃嵩说,2012年10月19日在昆明举行的第五届全国甲状腺肿瘤会议上,上海肿瘤医院公布微小癌占比为近50%。因此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对于微小癌的检出率高,也可能是甲状腺癌发布率增高因素之一。

北京市卫生局宣传处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的书面回复中提到,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认为体检的普及和体检中甲状腺超声的广泛引用,发现了更多的甲状腺癌患者。

关于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原因,张乃嵩解释:“从甲状腺癌发病的男女性别比例看,现在与过去相比男女比例基本无太大变化。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一直高于男性。而这可能与女性激素分泌有关,尤其生育期女性,因分化甲状腺癌大多发生在生育期的女性。”

“甲状腺癌发病率高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流行病学目前对甲状腺癌发病率提升的原因还没有具体的研究与明确结论。”张乃嵩说。

电离辐射是否为致癌根源?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网上各种传言不断,网友纷纷猜测可能诱发甲状腺癌各种原因,辐射等都成为网友猜测之一。那么,辐射等是否真的会诱发甲状腺癌?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研究所相关专家。

原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作元教授告诉记者:“判断甲状腺癌是不是由辐射引起的,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只笼统的讲辐射是甲状腺癌增加的原因之一有些牵强。”

王作元教授介绍,辐射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诸如α、X线辐射等属于电离辐射,而电脑、手机、微波、激光等属于非电离辐射。

“目前国际上的说法是电离辐射可以引起癌症,甲状腺癌是癌症的一种,说电离辐射是原因之一也不错,但要具体分析。我认为北京市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检测、诊断技术的进步。我同意上述专家的观点。如认为是电离辐射造成的,要给出碘-131(I-131)用量增加的数据。”王作元说。

据了解,元素碘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为人工放射性核素(核裂变产物),在医院做CT检查时有时会先注射一定剂量的碘-131,才能对疾病检查更清楚。

王作元教授告诉记者:“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可分为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两类。随机效应是指人体接受超过剂量阈值的剂量后,很快就会发生的反应,如呕吐、掉头发、乏力、白细胞数降低、牙龈出血等等,严重可导致死亡。非随机效应主要是指癌症发病率的增加,即任何小剂量的照射都会引起癌症发病率的增加,不同癌症发病时间不会相同。甲状腺癌是癌症的一种。电离辐射引起甲状腺癌主要是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核素造成的。如果放射性碘用量没有增加,那么由辐射诱发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怎么会增加呢?”

“在电离辐射致癌研究中,电离辐射致癌概率是每希沃特(辐射剂量单位)可以使癌症发病率增加5.5%。世界平均每人每年接受医学照射剂量为0.3个毫希沃特,这可使癌症发病机率增加百万分之七,这数字是很小的。甲状腺癌仅是癌症的一种,增加的概率就更小了。”王作元教授说。

很多网友关心,如果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是否就意味着患病的机率有所增加,王作元教授介绍:“我国对医院X射线照射量有明确防护规定,到医院进行一次X检查所受电离辐射剂量比乘坐一次飞机还小,而乘坐一次飞机的辐射剂量也不到一毫希沃特。”

记者查阅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后发现,关于辐射照射量本标准规定,公众的年有效剂量限值为1毫西弗(mSv);在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a,则某一单年份的有效剂量不超过5mSv;同时对眼晶体和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也做了限值,分别为15mSv和50mSv。本标准还规定对患者的慰问者所受的照射加以约束,使他们在患者诊断或治疗期间所受的剂量不超过5mSv。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健眼操女孩”现身微博

《好声音》歌手爆笑撞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