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挣了票子,撑了面子”
1999年,杭州启动西湖申遗。根据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组织的要求,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开工。而当西湖南线、东线、西线、北线工程相继完工后,更大的惊喜摆在人们面前:曾经长期阻隔西湖的一些高墙深院被拆除了;围起“篱笆”要收门票的收费公园也不见了。
“目的就是还湖于民。”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宣传处处长华雨农回忆,在西湖免费开放试行的第一个国庆长假,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每天都是人山人海。
免费之初,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曾面临不小的财政压力。但在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原党委书记王水法看来,西湖放弃的门票收入,在其他方面得到了补充。“西湖免费开放后,门票减收和增支总共有5000多万元资金缺口,但房租加上市政府的体制性补贴基本就把缺口填上了。”
小算盘背后还要算大账。“每个游客在杭州多逗留24小时,杭州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宣传处处长华雨农说,“西湖免费后更多人愿意来杭州,游客逗留时间延长带动了杭州的服务行业,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
不仅挣了票子,还撑了面子。西湖免费开放以来,杭州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东方休闲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称号,并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