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顽疾缘何久治不愈?——年终聚焦农民工工资问题
一系列治理欠薪的强有力措施相继出台
公布农民工讨薪电话,欠薪举报实行首问责任制,处置欠薪时间失职将问责党政企业领导……
年末,各地纷纷采取措施,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尹蔚民说,要把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作为2012年元旦春节前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坚决措施,努力实现元旦春节前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涉及拖欠工资的劳动争议案件在春节前基本结案,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基本得到控制,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报酬权,维护社会稳定。
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相继出台:
——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深入一线,开展联合执法,努力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提高劳动报酬争议调解仲裁效能。限时处理集体劳动报酬争议和小额争议。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报酬争议要当天立案并在7日内结案,其中人均涉案金额1000元以上的案件应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挂牌督办。
——充分发挥工资保证金和应急周转金的应急保障作用,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欠薪企业的追偿力度。
事实上,近年来,政府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力度越来越大。人力资源社会和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连续五年在第四季度集中开展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行动,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0年全国各级有关部门共为149.4万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及赔偿金29.7亿元。
有关专家表示,要想彻底走出“年关讨薪”怪圈,关键还要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是大力推广实践中已经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推动各地在建筑业建立工资保证金,在工资拖欠多发地建立政府欠薪应急周转金,一级建筑承包企业解决分包企业欠薪制度、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逃匿制度、地方政府负总责制度“两金三制”,从制度建设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要研究推行建筑领域农民工实名制一卡通系统,将建设工程信息、农民工考勤信息、银行发放工资信息、行政监管等功能整合到系统中,实现农民工工资发放的系统化、信息化。
其次,要加强立法建设和执法力度,使短期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尽快制定、出台《工资支付保障条例》。加大惩处力度,尽快出台“欠薪入罪”的司法解释等。
来源:新华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