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食品添加剂是不是洪水猛兽?
2011-05-12 20:04:56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谁为消费者提供风险交流平台

一位来自医务领域的消费者说,现在越是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消费者就越是害怕食品安全问题。面对一款食品,普通消费者怎么弄得清哪些是合法使用的添加剂,哪些属于超量、超范围使用,哪些属于不是食品添加剂的非法添加?

针对公布的一长串“黑名单”,记者曾随机采访了几名消费者,对于涉及的复杂名称,几乎没有人能很清楚地说出其功效来。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投诉显示,虽然涉及食品的投诉最近有上升趋势,通常消费者在投诉中缺少相关常识。

“消费者对食品知识的缺乏,加上没有合适的咨询渠道,是造成心理恐慌的主要原因。”陈君石举例说,在美国曾经有某品牌花生酱感染沙门氏菌,当时几百人中毒,但消费者却表现得很平静。因为其政府网站天天在公布某某品牌花生酱检测标准合格,某某品牌花生酱可以放心食用等。作为院士的陈君石多次在各种场合提及他认为最重要的“风险交流”机制。

陈君石说,事实反复说明,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主要是缺少“风险交流”机制,有关政府部门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

张大超从办公室的展示柜里拿出一包FANCL产品,指着上边印的繁体字“无添加”字样。很多消费者就是因为这几个字青睐此产品,其实“无添加”只是这款日本进口产品的商标。而“不添加防腐剂”的标注也成为许多产品的营销“噱头”。

“不能要求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科学家。消费者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陈君石说,目前我国食品问题的信息发布是单向传递,而不是双向交流。消费者认知的渠道通常只有一条,就是媒体宣传。

“公布黑名单的方式并不是一种科学管理的方法,”陈君石说,相反要在公布允许使用名单的同时,公布使用量、使用范围。同时要考虑到消费者如果有疑问,向什么部门、通过什么方式询问。如果建立“风险交流”机制,首先要有专业人才,有足够的经费,有相对固定的平台。信息应公开、透明,同时也要对称、互动。但目前政府部门尚无专门机构承担“风险交流”的职能。

来源:新华网 编辑:于姝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科学发展 转变方式
>>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纪实
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西部地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