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旬的北京,寒意未散,绿色的草芽还未露头,槐树的枝头还是干枯一片。但你要仔细观察,仍然能够感觉到一股股暗中涌动的春浪,他们是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一双双匆匆奔波的脚步,在中戏、在北电、在美院,甚至在许多普通高校的校园里,都能看到这样的身影。他们中间很多人满怀着对艺术的赤诚之心,奔走在通往艺术圣殿的路上。
报名 记者 李继辉摄
但其中也有一些考生,他们对于艺术并没有太多的热情,也无心深入理解,他们更在意的是能否得到一块进入大学的“敲门砖”。于是,比普通高校录取分数低上一二百分的艺术专业就成了他们眼里的香饽饽,艺考也成为他们脚下的一条“捷径”。学了一个月的舞蹈,参加几个月的美术强化培训班,知道了一些应试技巧……他们就来了!
参加艺考的人越来越多,但对艺术教育来说,却未必是福音。事实上,艺考虽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而艺术却仍然寂寞。
情景再现
2月16日,艺考正酣,游走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甚至是街头巷尾,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艺考大军。
撞大运派
中午12时,北京电影学院主教学楼门前的石椅上,来自四川的小石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一口饺子一口火腿肠专心地吃着。妈妈在一边看着儿子吃饭,脸上带着笑意,似乎在看一个未来的大明星。
“我们就喜欢这个学校,文学、导演、表演、管理、电影学,能报的专业都报了!”小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午参加表演系面试成绩不好,不愿多说话,所有问题都由母亲代为回答。“他很喜欢表演的,也有表演基础,是学校广播站的站长呢!要是电影学院有主持专业我们肯定也报。”
“您为什么要报这么多专业?”
“提高命中率呗!我们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专业,多考几个没准就能撞上一个!这辈子的命运也就改变了!”
这时,旁边有一个女孩正在接受电视台采访,她表演了准备参加考试的才艺节目。小石的妈妈用余光看了看就说:“我儿子唱得可比她好多了!”
下午要参加文学系的复试。小石吃完饭,随手拿起一本厚厚的《文艺知识小百科》开始复习。“儿子,别担心!咱们报了这么多专业,肯定有希望!文学系不就进复试了吗!”妈妈像是在鼓励儿子,也像给自己打气。
其实,小石报考的专业并不算多。因为可选学校和专业更多,有很多美术类考生一报就是十几个学校或专业。可能是为了方便这些考生报考,许多外地院校都专门在北京设置了考点。
技巧至上派
下午14时,中央戏剧学院逸夫剧场的侧厅,前来报名参加戏剧文学系的考生正在准备报考材料,家长们都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等待。年轻的马赛好像不需要报名,坐在那里无所事事。
马赛比许多手足无措的考生显得淡定,那是因为他已经是第二年参加艺考了。去年,他报考了北电和中戏的导演专业却空手而归。心有不服的他,今年又卷土重来。他原计划分别报考北电和中戏的导演、文学两个专业,但为了来中戏报名,他错过了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复试,可报名资料又没带齐,现在看来只有导演专业还有希望。
谈到去年失败的原因,马赛总结为两点,“一是实力不够,二是对导演技巧认识不够。”今年,他看上去信心十足,因为去年下半年他就来到北京开始准备考试,一边在中戏、北电毕业生开设的一些培训班里学习,一边疯狂地看电影,学习名导们的导演技巧,“最多的时候我一天看10部电影,有的电影一下能看7遍,杜琪峰的《枪火》我一共看了25遍。”
自信的马赛认为那些未来师兄们的培训比学校老师的培训更有效,“师兄们能告诉你很多应试技巧,从考生的角度告诉你有些问题应该怎么回答,这半年多都是讲技巧的。”
假如考上了其中某所学校,马赛觉得要当一个好导演还需要成为一个好演员,有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不然你都找不到好本子!”假如今年考不上,明年他还会再来。
临阵磨枪派
下午17时左右,朝阳区东直门外的街道上突然出现了一批又一批背着画夹的年轻人,他们的衣服或多或少沾染着油彩,他们的脸上有些疲惫又有些兴奋……这是刚从天津理工大学美术专业北京考点出来的考生。他们三两成群,不少人都彼此相识,大多数人又一起坐上了13号线城铁,他们都在城铁望京西站下车,再倒一趟公交车回到位于花家地中央美院附近的各个画室,准备下一次考试。
来自秦皇岛的小黄,望着车外飞驰而过的楼房,有些走神。因为学习不太好,通过普通高考上本科院校的希望不大,小黄听从妈妈的建议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学习美术。由于基础薄弱,高三第一学期她来到北京接受4个月的强化班训练,学费4万元。虽然学费不菲,但强化班老师有不少就来自中央美院,辅导更有针对性,训练强度也更大,几个月下来,小黄感觉自己进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