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已发掘的南阙门遗址。据专家介绍,即将发掘的东阙门形制结构与南阙门遗址基本相似。
图为考古专家们在东阙门遗址为发掘工作探方布桩。
昨日(19日)上午,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一声令下,汉阳陵帝陵陵园正门——东阙门考古发掘正式启动。
东阙门为三出阙形制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景帝刘启与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西安以北约20公里的咸阳原东端、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塬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李岗介绍,汉阳陵帝陵东阙门遗址位于帝陵陵园东部正中,西距帝陵封土约120米;遗址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2~28米,地面现存南北相对的两座夯土台,形状均为土丘状,保存状况较好。
从勘探资料判断,东阙门形制结构与南阙门遗址基本相似。平面由大小依次递减的三个长方形组成,应亦为三出阙形制。第一层,耕土层,厚10-15厘米,包含有植物根系及零星汉瓦;第二层,堆积层,厚30-50厘米,土质较硬,包含大量夯土块、汉代瓦片及晚期瓷片等;第三层,汉代文化层,厚1-2米,土质较坚硬,夹杂大量汉代砖瓦等遗物。其下发现有鹅卵石散水、铺地砖等。
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
据悉,此次发掘东阙门遗址南半部,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发掘采取探方法。
“根据南阙门遗址发掘情况,本次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应以夯土、陶制建筑构件等为主,现场保护难度不大。但也可有出土碳化的木质建筑构件、墙皮、颜料痕迹,甚至壁画的可能性。”李岗告诉记者,他们一方面提前制定文物保护预案,并在发掘队伍中配备有专业的科技保护工作人员;另外一方面,将及时做好现场第一时间的保护工作。
由于东阙门遗址属于土遗址,揭露后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准备在遗址主要轮廓明晰后,在现场搭建保护大棚,使遗址在发掘过程中免遭风雨的侵蚀。此外,该馆目前已经成功实施“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一期工程。在该项目二期的实施过程中,计划尝试将该系统引入发掘现场,为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的监控提供便利。
正门发掘将进一步明确帝陵形制
“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帝陵东阙门是帝陵陵园正门,西临帝陵主墓道,东接陵区东司马门道,在阙门遗址中更具典型意义,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李岗表示,通过对帝陵园正门的发掘,了解其内涵和保存状况,将进一步明确帝陵陵园遗址的形制和结构。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博物馆将组织规划、保护和展示方面的专家开展东阙门遗址保护和展示方案的编制工作,及时上报国家文物局,对遗址实施科学的保护,并展现给观众。
考古计划
东阙门遗址将
开辟公共考古园地
随着汉阳陵帝陵东阙门遗址考古发掘的启动,汉阳陵博物馆将在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提供一处公众考古观摩现场,通过开展科学的发掘工作,向公众普及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