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推流量季度套餐
市消保委会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昨天联合约谈了三大运营商,本市电信、移动、联通表示,已分别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制定了以季度为计费周期的流量套餐。
上海电信“动作”最快,已推出有效期90天的“中国电信流量卡”,用户可通过线上电子渠道为电信流量计费的手机号充入流量,没有用完的流量会自动延续到下个月。
“我们的季度资费设计方案已提交,正在相关流程中,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可以推出。”上海移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方案,季度套餐分为30元、60元和90元三档。
而上海联通方面则表示,已于8月1日将季度收费套餐的方案提交给总公司。联通公司拟新增以季度为计费周期的套餐,资费为30元/季度,包含300兆流量。
“真松动”还是应付消费者?
对于三大运营商的回复,网民有赞成也有反对。在文汇报官方微博发起的“微互动”调查中,66.67%的网友认为这只是“应付消费者而已”。
记者发现,对于那些月度流量“有时用不完,有时会超额”的消费者来说,季度套餐的确实惠;但对于那些上网流量每月都用不完,或者每月都超额的消费者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此外,很多消费者也发现,无论是电信、移动还是联通,推出的季度流量套餐资费换算下来,与月度流量套餐资费完全相同,并没有因为时间延长而出现资费降低或流量增加的情况,也因此,季度流量套餐被大量消费者认为是运营商“换汤不换药”的作品。质疑的声音认为,运营商并没有妥善解决“月底清零”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套餐外流量资费昂贵的根本性问题。据了解,套餐外的上网价格是套餐内的几十倍,以移动为例,20元套餐是150兆,约合每兆0.13元,但套餐外流量每兆10.24元。
对此,联通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手机套餐本身已经是种优惠形式,消费者达到一定使用量以后,运营公司便给予承诺的优惠,“按月计费是国际运营商的惯例,运营商的计费系统与财务制度等都是沿用这种模式,牵一发就会动全身,因此包月计费今后不会改变。”
资深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流量不能结转,是运营商的成本结构决定的,分档套餐包的定价也是基于成本结构,“运营商网络的特点是,如果不考虑与其他运营商之间的结算,主要成本是固定成本(电费),而具体每兆服务的成本的确很低。”
“运营商已经跨出了第一步,这是件好事。”市消保委方面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手机流量套餐的计费周期越短,均衡性就越差,三大运营商的季度套餐使收费模式更人性化,这是消保委所乐见其成的,“针对有市民提出,超出套餐流量收费昂贵的问题,消保委将进一步敦促运营商,推动套餐内外价差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