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转为服务 企业“如鱼得水”
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浦东张江的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去年8月取得建设用地,3个月后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比通常少了一半以上的时间。个中关键,在于张江行政服务中心从项目确定之后就介入服务,把每个流程所需要的材料和时间节点全部列出,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个审批“排片表”。
“工商登记只花了两周左右,至少比以前少一大半!”今年4月底成立的上海信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姚井明告诉记者。而其中的“加速器”,是从今年3月起上海临港地区针对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人员等试点的新公司注册“零首付”政策。
上海市工商局局长吴振国说,根据“零首付”政策,企业只要在成立两年内缴足注册资本即可。这意味着,原来的很多串联环节可以并行去做。迄今为止,临港地区登记的此类“零首付”企业10余家,注册资本最大的达到5000万元。
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综合计划办主任汤文侃认为,卡得太多,企业可能“胎死腹中”;服务优化,却可使之“如鱼得水”。今年1-4月,在国内制造业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临港地区引进的内资企业投资金额同比增长36%。简政放权推动创新转型的效应正逐步显现。
不改革创新 就不能前进
创新转型,首先需要政府带头,核心是职能转变。上海不少区县在对下一步发展的谋划中,政府职能转变关乎全局。奉贤区委书记周平说:“政府的责任就是服务,未来要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发展,更多强调服务而不是管治。”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经济“转型期”特征越来越明显。今年一季度,上海工业投资下降了9.4%;同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但限额以上企业增幅仅为5.3%。3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2%。
上海不盲目追求GDP,但如何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却是不可忽视的。对上海来说,政府职能转变不突破,发展瓶颈就难以突破,创新转型就难以加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