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如何成收入增长之“源”
“‘托底’若仅靠财政,不可持续。”汪亮委员说,关键是要扩大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就业是收入增长之源。
过去五年,上海每年新增就业岗位60万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今年上海将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帮助1万人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就业。
但也应该看到,经济放缓对就业的影响逐步显现,上海保障就业压力加大。难题如何解?
汪亮指出,上海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吸纳了本市90%以上就业人口。中小企业岗位的多少,质量的高下,决定了整体就业状况。他建议,政府部门除了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之外,还可以制订政策,鼓励大型企业集团以产业协作方式带动中小企业发展。运作得好的话,一个大型骨干企业在其产业链中可带动上百家中小企业,由此带动就业。
调节收入分配减少“被增长”
收入增长数据提振了人们的信心,但也有不同声音——有人表示“我们单位连续几年没涨工资了,我是否‘被增长’了”,有人问“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
对此,一些代表委员期待数据能够更“丰满”。杨若凡说,建议统计部门通过多种分组以及多种结构性数据,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居民收入变化的情况,并公布城乡居民收入中位数、基尼系数等数据。汪亮建议,在吸纳大量就业人口的中小企业设立收入增长“监测点”,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居民增收情况。
调节收入分配,把社会财富“蛋糕”分好,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代表委员谈到,垄断收入、资源性收入如何分配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公开透明,这有赖于改革税制,也有赖于冲破垄断樊篱。
陆铭指出,初次分配中要注意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关系,目前过于倾向资本所得,而非劳动所得,并不合理。代表委员建议,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包括研究建立物业管理、绿化养护、河道保洁等社会公益性服务行业一线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深化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