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卖场门口支一张桌子,用礼品吆喝市民办信用卡?到写字楼逐层向上走,向一家家公司的白领推销信用卡?这些方式都老套了。随着银行发行信用卡竞争日趋白热化,不少信用卡推销员把眼光瞄上了虚拟“阵地”:在论坛发推销信用卡帖子、在QQ群里发布优惠办卡信息、在微博里发布办卡广告,甚至有人为了充业绩“饥不择食”,通过手机“微信”软件骚扰陌生人办信用卡。日前,晨报记者对银行信用卡发卡乱象进行了走访调查。
乱象1]
通过手机“微信”骚扰他人
“微信”是一款被年轻人喜爱的免费手机聊天软件,能够通过手机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该软件有一种特殊的功能——“找你附近的人”,使用者可以通过该功能寻找在你周围100米至500米范围内、同样使用“微信”软件的手机用户。
“本以为装了这个软件能方便地和好友聊天,谁知这几天天天被骚扰要求办信用卡。”市民阿鹏告诉记者,9月18日一早,他便收到一条陌生人发来的微信:“办信用卡吗,送5000积分”。
阿鹏对这条微信置之不理,但第二天和第三天,他又收到了同样的短信。“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对方老是发这个内容给我?我把对方加为好友,询问后得知,对方是一名信用卡推销员,和我住一个小区,通过‘微信’软件的‘找你附近的人’这个功能向小区居民群发广告。”
记者随后与该推销员取得联系,对方自称23岁,干信用卡推销已快一年,“我每推销出去一张信用卡,就能拿到提成,但提成金额不方便透露。”
该推销员表示,最近临近月底,他为了充业绩,便想到了用“微信”免费发消息的方式推销信用卡。由于使用“微信”软件的大多是年轻人,这类人群是办卡的“目标人群”,因此这招还真的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光我们小区,我就做成了3单。我坐地铁或者公交车时,也通过‘微信’寻找附近的人发布办卡消息。”
乱象2]
中介提供假资料代办卡
如果收入较低,但想办一张高额度的信用卡,怎么办?针对这一需求,一些非法的代办信用卡中介应运而成。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代办信用卡”的关键词后,立即跳出3000多万条结果,其中不乏打着“下卡快,额度高,费用低,下卡后才收费”广告语的代办中介。
根据广告上的电话,记者拨通了一家信用卡代办中介工作人员的手机,对方声称,可申请办理某国有大型银行10万元授信额度的信用卡,手续费用按额度2%收取,还需收500元的工本费,总共2500元。
交谈中,记者表示自己暂无正当职业,无法提供任何财力证明,对方称只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其余的事情都能“搞定”,可代为出具相关的虚假工作、收入证明等资料,并向银行递交申请。
乱象3]
路边吆喝办卡就送礼物
为防止银行以礼物为诱饵吸引消费者申办信用卡,有关部门曾在两年前出台《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其中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信用卡未经持卡人激活和使用,不得发放任何礼品或礼券。”然而,记者走访发现,“申请卡就送礼品”仍是不少业务员招揽客户的“潜规则”。
在地铁7号线大华三路地铁站出口旁,两名业务员甚至只夹着信用卡申请表的写字板,另一人拿着小礼品当街“叫卖”。当客户填完申请表拿到免费赠送的礼品时,办卡人员还对申请人千叮万嘱,如果有银行信用卡审批部的工作人员来电核实信息,问起是否被赠送过礼物时,千万要说“没有送过”。
乱象4]
办“人情卡”审核走过场
为了抢占信用卡市场,不少银行给工作人员下达办卡业绩考核指标,这些人往往说服亲朋好友帮忙办理“人情卡”凑数。
在静安区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不久前,在某国有银行工作的朋友让其帮忙完成指标办几张信用卡,还表示只要不激活就不会产生任何收费。人情难却,王先生一口气填了好几张该行联名信用卡的申请单。对于“人情卡”的办理门槛,王先生坦言:“连身份证原件都不需要,提供一张复印件就好了,表格上的收入、房产之类的信息更是随意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