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牵引改革,深入推进城市转型升级
——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将坚决地破、坚决地改。
去年10月,我市首批产业技术路线图发布。倾力谋划此“图”,其意图是在万变莫测的产业“生命周期”之中,寻求产业发展的规律,并结合世情、国情,结合省情、市情,分析未来产业兴衰,结合成都实际,确立产业发展方向与实现路径,力争在未来产业更迭交替中,获得更长远、更恒久的发展。
通过这张“图”,透视成都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义更加深远。
循迹全球产业转移规律,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陆的梯度转移模式之下,地处西部内陆的成都,并不占据天时与地利,然而,这样的“西部宿命”理念,正在被成都满怀执著抓改革、促开放的行动所打破。
身处全球第四轮也是迄今最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在一些关键核心科技领域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任何一个产业领域的突破性原始创新与技术革新,都可能引发新的产业革命,机遇一旦抓住,成都就有机会“弯道超车”,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
倾力绘制直面未来发展的产业技术路线图,为成都未来产业发展谋划清晰方向,其背后,实则是成都决策者们打破“西部宿命”,抓改革、促开放的理念变革、思路更新。
路线明晰,变化催生。短短数月,我市十余个园区、数百家科技企业将“路线图”应用于产业发展与创新战略规划,到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速逾20%。
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仅仅是成都改革之路的一朵小浪花。全面深化改革,成都勇当开拓创新“弄潮儿”。2013年,这样的改革浪花,俯身可拾。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都行政审批先后9次“瘦身”、8次提速,市级审批时限由法定时限总共10520个工作日减少了6665个工作日,成都由此成为全国保留行政审批数量最少的副省级城市之一;完善全域开放体制机制,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全国第四个、中西部首个获批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城市;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改革范畴之广,涵盖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等诸多领域……
在汹涌的改革浪潮中,这样的声音愈加洪亮: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都都坚决地破、坚决地改!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朝着“深入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构想,手持改革利刃,成都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