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干烧牛肉、山药炖鸡汤……马年春节前夕,成都市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朱家墩安置点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刚刚搬进安置点的200多位村民每人出资80元摆起了“九大碗”,在新春的新居里喜迎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青杠树村曾经是川西坝子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而如今,这里却成了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十里长河风情画卷。这是成都市首批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原则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与此同时,村里靠河的17亩集体建设用地将被“用活”,计划今后与将引入的企业合股发展产业。
像青杠树村这样的新农村,在成都富饶的川西坝子上并不鲜见。而2013年3月,成都市公布《2013-2017年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更是为新时期的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提供了“路线图”:成都将以更宽视野、更高层面、更大力度深入推进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着力打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升级版。
发展和改革并举,创新与惠民兼顾。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方法,关注并破解城市二元结构的谜局,这是成都的新使命。作为“国字号”试验区,成都的改革正在由浅入深,向着经济、社会、体制等全方位迈进。
创新
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
爆竹声声犹在耳畔,金堂县竹篙镇早已忙碌起来。
这个著名的劳务输出大镇,背起行囊外出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一条双向6车道的柏油马路,连接起金堂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园一期的100亩起步区工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在坡地上建起。厂房的土地,是该镇红观音村和老虎寨村集体建设用地,“房东”,则是该村村民。
这一举措,再次将曾经的“中国打工第一镇”推向改革前沿。
竹篙的园区以吸引回乡创业为主。操作上则是一次全面创新:红观音村和老虎寨村先是由村民自主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指标覆盖的农用地,均以一定价格折资入股,引进社会资金共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搭建了“产权入股,民主管理,公司运作,按股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按照“我出地,你建厂”的建设模式,占地70亩的一期标准化厂房主体基本建成,已达成意向性入园协议企业24家,签订入园协议企业10家,正式入园企业3家,协议引进资金4.01亿元,已完成投资1.22亿元。预计一期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农民收益可达到4000元/亩。
竹篙镇的创新是我市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改革试点之一,解决了农民土地出让难以长久持续分享土地经营收益的问题。而随着统筹城乡改革的深入,面对一些制度障碍和政策瓶颈,我市还在着力推进改革创新试点,划定区域、封闭运行、先行先试,积极寻找改革切入点和突破口。
郫县古城镇则有了一次农民自主开发集体建设用地的生动实践。为充分尊重产权持有人的自主权和发展权,指路村农民自主成立“郫县指路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按照自我融资、自我整理、自我建设、自我开发、自我收益的“五自”做法,人均自筹6.7万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政府不再插手整治的具体事务,仅做好规划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在试点中,农民集体成为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主体,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成为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资金来源,推动了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指标价值显化,农民自主自愿代替了行政命令,避免了“被上楼”、“被迫城镇化”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