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动:
合作模式升级
2010年7月,广安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两位来自重庆的专家向广安市领导建言:融入重庆不仅要促进广安经济发展,也要为重庆产业升级寻找到广阔腹地。
广安对“配角经济”有了新认识:广安作为配角,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让主角拥有更宽广的舞台来展示实力。
从重庆整体搬迁至广安邻水的四川隆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3月至今,已建成两期,第三期厂房已经建设完毕。企业负责人透露,企业不仅维系了与长安等重庆企业配套关系,更将配套市场延伸至美国爱默生电器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
同样,重庆广力投资5500万元在岳池新建鞋材生产项目,产品主要为重庆知名鞋厂配套;重庆群力投资3.2亿元新建汽车配件生产项目,产品全部销往重庆长安、福特……
广安市长侯晓春认为,重庆本身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外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渝广产业互动,促进广安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重庆开拓了更宽广的经济“腹地”。
产业互动深入,合作模式也随之升级。
近来,重庆佰亿实业有限公司用淀粉生产的环保袋成了市场的抢手货。而该产品研发营销在重庆,生产在广安。老板梁雄辉算了笔账,农业大市广安可以为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另外,广安建厂的成本比重庆主城区低30%左右。仅此两项,就为企业节约了几千万元。
重庆人梁雄辉把企业的生产基地布局在广安,而广安人郑正则把自己的物流基地摆在了重庆。
郑正,2008年在广安创建了科塔金属有限公司,从事进口铜冶炼业务。“现在我们企业的仓库就在重庆的寸滩保税港区。”郑正介绍,进口铜的税率是17%左右,按照一吨铜7万元的均价,进口1000吨铜,仅缴税就要1300多万元,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重庆建了保税港区,进口1000吨铜可以先放在寸滩的仓库里不用缴税,需要加工时按照实际用量来取,取多少吨就缴多少税。
重庆企业来到广安,降低了生产成本;广安企业进入重庆,享受了优惠政策。过去许多人都说,广安承接产业转移是当年广东吸引港资时 “前店后厂”模式的复制;但从许多案例来看,渝广间的合作模式可谓“前店后厂”的升级版,有前店后厂,还有前仓后厂、前大厂后小厂。
深度合作:
发挥节点效应
2011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川渝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
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研究所所长李勇表示,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一个关键,就在于节点城市能否发力。重庆、成都的经济发展水平傲视西部,但能否产生出“1+1>2”的效果,就要看渝西、川东、川中等城市群是否能发挥传动轴的功效,让成渝两地携手共舞。
“广安是成渝两座城市之间若干个节点中一个重要节点。”在王建军看来,广安多年来在融入重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又把广安明确为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的节点效应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川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业园区——广安现代农业园,广安的节点效应开始显现。
园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行政关系上隶属于四川,所以许多农业技术方面的指导人员来自省城。成都民间资本发达,园区初创时,便有不少成都业主来此投资。园区逐步发展后,距离更近的重庆成为其主攻市场,其中80%的蔬菜销往重庆。
成都的资本、技术,重庆的市场,再加上广安的土地与劳动力,成渝经济区的魅力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不久前召开的渝广合作领导小组第二次联席会议上,广安对发挥节点效应有了更深的谋划——重庆、广安签订了包括交通、产业、规划等5大领域24小项的2011年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开始着手制定渝广合作“十二五”规划方案。
“通过与重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丰富‘配角经济’的内涵,为推动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和欠发达地区依托中心城市较快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王建军表示,广安将抓住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契机,立足四川,融入重庆,建设川东渝北区域中心城市、川渝产业发展的合作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示范窗口、区域生产要素的共享平台、创新区域合作模式的试验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安在成渝经济区中的节点效应。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