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让大城市周郊自发诞生了一种微型的新经济形式——农家乐,既满足了城市人的闲暇需求,又促进了城市近远郊农民的致富和发展。经过一段自发自觉的摸索后,各级地方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全国各地的农家乐项目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是,在扩张冲动背后,项目单一乏味、安全卫生条件差、破坏环境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农家乐正陷入成长中的烦恼,发展瓶颈亟待破解。
今年4月,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上,成都农业主题旅游公园“花舞人间”获得“全球低碳景区最佳范例”称号。该项目位于成都郊县新津,占地达3000亩,完全由民企华西希望集团投资兴建,堪称中国农业主题旅游项目的规模化样本。
该项目的发起人是华西希望集团董事长陈育新,他探索的以民营企业牵头,多种创新模式并存的升级版农家乐——“花舞人间”,或许能为当前的农家乐发展瓶颈提供一个解决思路。日前,中新网财经记者在“花舞人间”直面陈育新,谈及他的诗意梦想和企业抱负,他说,“将来有一天,花舞人间或许会开遍北上广等大都市周边。”
传统“农家乐”不乐?
“吃饭、钓鱼、 打麻将”,一位消费者这样形容都市周边农家乐旅游。一些“农家乐”经营者往往将农家乐与农家饭混为一谈,将精力都放在了提供农家饭,“农家乐”由此也陷入了低层次重复开发。令人担忧的是,即便是这顿“农家饭”也正越来越受到游客的质疑。经营者到市场上买来普通食材冒充土产风味的现象正渐渐成为业内“潜规则”。曾在北京周边县当大学生村官的马萧萧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记者采访时笑言,“在旺季,一户农家乐多的时候要接待7、8批游客,哪儿来那么多柴鸡蛋?再多的土鸡也生不过来。”一些游客也抱怨“早上开车上山,运送鸡鸭蔬果的面的把山路都堵住了,傍晚吃饭,老板端上一盘盘菜,说是山里的野味。”
游客担心的,还有农家乐饭菜的卫生问题。近几年,农家乐食品安全事件频现报端,去年10月,四川崇州一家农家乐在承办婚宴时,因食物不卫生导致396人进入医院接受治疗。更重要的是,一些农家乐项目正在对本就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据媒体披露,农家乐产生的生活污染已成为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源头之一。
规模化、市场化或成出路
农家乐乱象,不能不说与其当前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有关。小本经营下,服务质量很难有更大提高。而一旦竞争加剧,农民只能压价抢客,而低价带来的只能是更差的服务,形成恶性循环。尽管有地方政府政绩冲动下的大力扶持,但今天各地的农家乐已远称不上“方兴未艾”。
一些地方也已敏锐地觉察到了农家乐的这一发展瓶颈。并尝试引导农家主题旅游走规模化、市场化道路。山东济南推出农家乐评星计划,除了为游客提供农家风情旅游外,还将农作物生产与农业旅游相结合,在卫生安全、住宿环境等进行评比打分。
武汉也为农家乐探索星级发展模式。目前,武汉市共有119家乡村休闲游山庄、农家乐及休闲农舍通过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去年全市乡村休闲游综合收入达19亿元,接待游客127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