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林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道:“COD的源头分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要计算这两类COD排放量,只要找到GDP的增量和城镇化率的增量即可。而SO2的增量则由各省的燃煤增加量来确定。”在一段时间内,单位GDP产生的工业COD的排放量是一定的,这就是“排放强度”;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产生的生活COD的排放量也是一定的,这被称为“COD产生系数”。
具体计算公式为:
工业新增COD排放量=该省GDP增量ד排放强度”;
生活新增COD排放量=该省城镇人口增量דCOD产生系数”;
新增SO2排放量=各省燃煤增加量×硫份×固定的转换系数。
过去,对于地方官员来说,GDP越高越好,城镇化率也是越高越好,这两个数字标志着官员的政绩,也为官员们所喜爱。但“讨厌的”赵华林们出现了,他们让“GDP”和“城镇化率”背上了“COD”。
“如果你为了政绩,虚报GDP 和城镇化率的话,那你就要承担由此带来的COD的虚涨。比起GDP数据的虚夸来说,COD减排需要的则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赵华林调侃道:“这叫吹牛也要交税。”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道:“此举也得到了统计部门的大力赞成,因为减排COD能有效挤去GDP虚高的泡沫。地方政府报的GDP越高,COD的新增量就越高,你需要承担的减排任务就越重。GDP让官员当官,但COD却让你完不成减排任务。与其说,这是GDP和COD的博弈,不如说是对‘数字出政绩’的一种纠偏。”
“三大原则”完善考核体系
计算出COD和SO2的增量,仅仅是减排指标考核统计体系的一部分。这套体系的核心原则有三,即“淡化基数、算清增量、核实减量”。据赵华林介绍,正是这三大原则让各地政府自2007年起,开足马力,深挖潜力,全力减排,不敢懈怠。
“‘十一五’减排目标,是在消化5年新增排放量的基础上,再在2005年的基数上下降10%。10%减排目标的确定和‘三大原则’的提出,就是希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赵华林表示,基数即2005年各省的排放量,是由地方政府上报的,而新方法的数据来源不再依据地方上报,主要考量的是变化的增量,故而基数不再重要,被称为“淡化基数。”
自2006年起,地方政府每年的GDP都会有上升,燃煤量也会上升,环保部门就会通过相应指标算出污染物的新增量。譬如,5年间由于燃煤增长共增加了30万吨SO2,“30万吨”即为新增排放量。这个数据是环保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燃煤消费量等数据“算”出来的,不是由地方政府上报的。这就是“算清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