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银行钱紧央妈淡定 部分银行取消首套房利率优惠

2013-06-26 08:40:53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6月23日,华夏银行特别追加了两款72天的理财产品,募集期都只有三天,其中一款理财产品,对20万元-100万元的资金,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6.8%,100万元及以上的资金可达到7%。民生银行今日发行的一款非凡资产管理35天增利理财产品起点金额5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也高达7%,发售期只有短短一天时间。

不过,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大多设定了较高的门槛,100万元起步的产品比比皆是。比如,工行昨天发行一款100万元起步的34天期限的保本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6%,如果资金达到500万,预期年化收益率能有6.5%,但发售期只有两天。

多数分析人士以及业内人士都认为,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局面会持续到7月份中上旬。

高收益理财产品是否靠谱

由“钱荒”催生出来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是否可以放心购买呢?对这一问题,专业人士建议投资者不要只看高收益的表象,而要仔细研究理财产品的说明书,弄清楚其资金投向,问清风险所在。如果预期收益率相差无几,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更安全。

某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王先生认为,最近的产品多是中短期的,一个多月的最多,主要目的是用较高收益率解决银行的一时饥渴,资金主要是投向货币市场工具和债券,比较稳健。预计7月以后银行的资金就不会这么紧了,因此大多数理财产品的兑付不会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市场上仍有一些更高预期收益的结构性产品,与股票、汇率、黄金、利率等挂钩,这些标的的波动性加大,专业性较强,风险较大,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和专业知识,不建议一般投资者参与。

王先生还提醒大家,买理财产品的时候看产品类型和预期收益率,同等条件下,选保本型的和收益率高的。

现在不少市民都货比三家,免不了经常把钱“搬”来“搬”去。王先生提醒,为节约时间,省下跨行转账费用,不妨选定一两家产品业绩较好的银行长期购买其理财产品。

文/本报记者 程婕

财经观察

金融“空手道”还能玩多久?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面对“钱荒”坚持不“放水”,是对一些热衷炒资金的银行示警,本质上是要把钱逼进实体经济,不要再玩“高利贷式”空转。”

近日,原本财大气粗的银行竟然也闹起了“钱荒”,除了在银行间市场借起了“高利贷”,还发行了大量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

然而,银行真的缺钱吗?实际上,今年以来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速较快,5月份我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5.8%,人民币存款余额逼近百万亿元大关,前5个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

“内地银行业当前出现的‘钱荒’现象,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随心所欲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达到一个极点后集中爆发的表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说。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7.1万亿元,信托产品7.47万亿元,保险资产7.4万亿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1.89万亿元。

“银行依靠垄断牌照,联合信托、券商等金融机构玩起了‘空手道’,他们各自在这一融资链条上切取蛋糕,坐享丰厚利润。”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说,“大量的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左手倒右手,却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意味深长的是,面对来势汹汹的“钱荒”,中国央行安之若素,并没有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这一调控指向似乎在暗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由简单的数量调控逐渐转向质量和结构的优化。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面对“钱荒”坚持不“放水”,是对一些热衷炒资金的银行示警,本质上是要把钱逼进实体经济,不要再玩“高利贷式”空转。持续乱烧钱维持的低效益增长难以为继,银行应把信贷资源配置到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领域中去。

文/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姚玉洁、王淑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