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退货难
来自广东的梁先生在淘宝上一家店铺花1160元买了台洗衣机,使用两天后,洗衣机就出现了故障问题,联系卖家后,对方多次承诺会联系售后维修人员进行上门维修,但梁先生苦等了一个星期,也没见到维修人员上门。
多次联系之后,卖家终于让梁先生把洗衣机寄回厂家,如果厂家确认是机器故障,卖家愿意退货款和运费。但淘宝的“消费者购物保障”条款明确规定,“卖家发布宝贝时,填写有关宝贝本身的详实信息,并对此负有证明责任,同时为消费者做好售后服务。”
而梁先生在联系淘宝客服申请退货时,淘宝云客服称,退款渠道已经被关闭,原因在于梁先生未能及时完成举证。随后,梁先生又向淘宝申请维权,但淘宝给出的处理结果却是投诉不成立。原因是未核实到店铺存在“违背承诺”的行为。但梁先生表示,自始至终淘宝客服连一个电话都没有打来过,根本未曾核实过。
2011年,为整治电子商务业的购物环境,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淘宝投入了2亿元资金设立了消费保障基金,发生纠纷时,淘宝对消费者实施先行赔付。但目前面对一些实际情况,消费者仍遇到许多诸如梁先生这样遇到问题商家拖延,等到申请退货的时候又过了期限的问题。
虚假促销泛滥
去年“双十一”,淘宝一面承诺近30天最低价,一面被网友频频曝光价格问题。据调查,淘宝承诺的低价只是在近30天的低价,而实际上很多产品比之前的价格还要高。
此外,淘宝承诺的商品价格5折起,此5折的原价并不是淘宝上商品的价格,而是指专柜价格,这样一来实际上淘宝价格并不比平时低,甚至很多商品比平时还要高。如此虚标原价,蒙蔽了不少消费者。
网络商品定价体系复杂,这是淘宝能够“钻空子”的原因所在。专家指出,广告法明确指出,商家在促销宣传时要明确标出商品的原价和促销价格,但是淘宝却与消费者大玩障眼法。让消费者分不清商品究竟是降价还是涨价。
据了解,近年来物价、工商等监管部门对商家监督的力度有所加大。但是介于淘宝等电商平台的特殊性,监管部门对淘宝的监管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出台相应的价格规则,也不能彻底杜绝淘宝商家乱标价行为。
个人隐私频泄露
1.99元的耐克鞋、1元的毛衣、3元一套床上用品,拍下之后,卖家通知没货、买家申请退款,原本正常的网络购物流程,背后却隐藏着隐私泄露的风险。据了解,一元买卖难监管、泄露用户信息的违规成本低,这些都成了超低价商品骗取用户信息事件频发的“源头”。
有网友揭秘,这些商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海量的订单,用户支付宝付款后,卖家可以获得几千条甚至几万条准确有效的用户收货地址,虽然后面交易取消、款项退回,但这批用户名、地址、电话就被不良商家得到了。这样有价值的信息一个可以卖到10元以上。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认为,对于“一元秒杀”这种远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的买卖,由于卖家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买家,涉嫌违规和侵犯公民信息的风险更大,淘宝等网络提供商应该在发布前就仔细进行人工核查交易是否属实,而非交易发布后再做审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则建议,为保护用户隐私,掌握了消费者一手数据的淘宝网等网络提供商,其实完全可以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加工、筛查后部分公布给卖家,而非像现在这样,将其完全暴露给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