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我国居民储蓄倾向较高,居民户存款已超过40万亿元,这笔相当于M2存量40%的货币往往青睐于躺在银行里赚取利息或投资固定收益产品。即使部分货币流出银行体系,也不一定会冲击物价。当前我国难以出现需求带动型的通胀
■当前,M2会不会推高房价就看社会投资预期如何。同样在M2高企的背景下,房价上涨,股市却低迷,这恰恰说明社会投资预期很关键
■在分析M2对物价、房价影响时,不应忽略重要一点,那就是我国拥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手段,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M2对经济生活的冲击
近期,一个金融领域中的专业概念——广义货币(M2)成了社会大众的热门谈资。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M2余额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高达103.61万亿元。而截至去年底,我国M2余额为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1/4,是美国的1.5倍,英国的4.9倍,日本的1.7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还多出20多万亿元。
与此同时,近年来,无论是“蒜你狠”、“姜你军”等现象频繁发生,还是房价的一路上涨,都给人们带来了货币贬值的直观感受。于是,一些人开始将巨额M2与物价、房价对应起来,认为货币超发是物价上扬和房价高企的根源。
M2居世界第一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钱最多?是否存在央行主导的“货币超发”?M2存量大会不会诱发通胀、推高房价?让我们一起走近M2。
1. 我们的钱多不多?
以更科学的金融总资产/GDP指标来衡量,中国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我国,货币供应量“家族”包括“三兄弟”。
老幺M0是流通中现金,可以随时支付,流动性最强;老二M1又叫“狭义货币”,就是M0加上活期存款,由于活期存款变现方便,因此M1的流动性略逊于现钞,代表着一国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老大M2又叫“广义货币”,就是M1加上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不能直接变现,但经过一定的时间和手续后也能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因此M2既反映比较活跃的需求,也反映潜在的需求。
“简单说,M2就是个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社会组织等持有的现金和放在银行里的存款”,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随着现代银行业和支付结算电子化的发展,现金在货币中的比重越来越小,银行存款已成为M2的主要部分。”
“M2居世界第一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钱最多”,连平说,我国居民储蓄率高达52%,居世界前列,远远超过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比亚洲的平均水平也高出一截,再加上我国间接融资比重偏高,间接融资即银行信贷直接带来银行存款,这两个因素使我国银行存款多,M2数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