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住房信息联网关键在于制度性建设

2013-02-27 08:48:3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阻力:地方或部门不愿主动配合

根据最初的设计,实现住房信息联网后,只要输入相关的身份信息,就能查询到此人在全国各地所拥有的房屋的详细情况。

目前,总体而言,全国性住房信息联网的进度并不理想。个中原因,一是各地建网进度不一。联网的前提是建网。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各地住房信息系统建设进度快慢悬殊。一些城市尚未建立覆盖区域内部的住房信息平台,甚至城市内居民“跨区买房”情况都难以完全掌握;此外,一些已建立住房信息系统的城市虽已将新增住房信息纳入其中,但涉及大量存量房的历史数据仍有不少空白。

此外,涉及住房信息的种种利益问题有待稳妥处理。住房信息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一手的市场交易信息是不少房地产企业、二手房中介、市场研究机构必需的一手“原材料”,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而关于个人的住房信息,则事关产权人切身利益,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据业内人士介绍,住房信息联网的技术难度其实已经不大,一些地方或部门不愿意主动配合完成联网工作,是主要的阻力。

关键:制度性建设是第一位

近期,多地曝出拥有多套房产的“房叔”“房婶”,大多数涉事者还具有公务员身份,再次触动了住房信息的敏感神经。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则强调严格控制“以人查房”。如何处理“住房反腐”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关系,成为关键问题。

一直以来,房地产信息查询对公民隐私保护都有明确规定。根据规定,非公民本人要查询房产信息,当事人除了要提供房屋所有者的身份证原件外,还必须取得所有者签名同意的委托书。专家认为,这般严格要求,是对法规的遵守和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2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将个人信息分为个人一般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其中,对个人敏感信息,需要建立在“明示同意”的基础上,在收集和利用之前,必须首先获得个人信息主体明确的授权。

对此,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公民的个人隐私要得到保护,官员财产要公开透明、接受监督,两个方面不能偏废。”

“‘高速公路’已经建好,但要能投入使用,还必须建立完善的‘交通规则’,使各地道路能够顺利对接,并消除区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某地房地产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和联网是个系统工程,相关的制度性建设是第一位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