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日前承认,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直接责任者之一,但他强调,油品质量差并非因油企质量不达标,而是我国标准不够。一席话扭转了一批曾抨击油企社会责任缺失的博友的看法。不过,在另一些博友看来,由“两桶油”掌控制定的国标不过是“替罪羊”。
如今,油品升级势在必行,博友担心,这很可能成为成品油涨价的借口,他们认为,享受高额垄断利润的“两桶油”理应承担油品升级成本。
企业之责?
“不要因为一个有阳光的早晨,就忘记所有肺中沉淀的阴霾。继续追问两桶油,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提升自己的油品?对你们来说,油品就是人品。”认证资料显示为“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的微博用户“王冉”的这条微博引起不少博友共鸣。
企业是否应该为国内成品油的低品质承担最终责任?傅成玉显然不以为然,其一番表态促使不少博友扭转矛头指向国家标准。
这些博友认为,在一个低标准的环境下,不能奢求企业违背逐利本性主动提升产品品质。博友“傻妞杜拉拉”称,追问两桶油没用,他们也是执行者。博友“暂时没办法”也表示,如果油品符合标准,标准制定者才是责任方,不是“两桶油”。
国标之过?
据媒体报道,在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中,90.9%的委员来自石化系统,2 .3%的委员来自汽车产业系统,4.5%的委员来自环保系统,主任委员来自中石化,秘书处设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有博友慨叹,一个被企业架空的国标如何能真正体现国家意志和百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