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功成:用实质公平密织社会保障大网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又将从何处取得突破?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郑功成做客两会直播访谈时认为,从形式普惠走向实质公平,正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下一轮改革的发力点。
从今年开始,社会保障所面临的任务就是从形式普惠走向实质公平。我们不仅要让社会保障的阳光普照每一个人,而且要通过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让社会财富得到合理的分配,让全民真正合理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可以说,这是贯穿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的一条红线。
作为一直关注和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专家,郑功成评价称,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让广大民众看到了这个制度是一个社会共享的财富分配机制,是一个能够解决好后顾之忧并可以提供稳定安全预期的制度安排。因此,这些年来社会保障所取得的成绩是一个进步的象征,一个发展的标志。
郑功成说,衡量社会保障制度有两个重要特征,即普惠和公平。“普惠就是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他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到2012年年底,我们即将实现普惠的愿景。衡量这一愿景的坐标体系包括:医疗保障实现了95%以上的覆盖率,包括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城镇无业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组成的养老保险体系也将在今年实现制度全覆盖。同时大力推进的还有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伴随农村扶贫标准大幅度提升后的社会救助面的扩展。
按本届政府照承诺,到今年年底,凡是中国籍的60岁以上的老人,无论城市乡村,都应享有一份养老金。这标志着我们即将实现普惠性的目标,下一步的任务就是从形式普惠走向实质公平。
需要正视的是,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反映的是这一制度尚欠公平,它成为影响全民合理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
“社会保障天然的使命就是创造公平、维护公平、缩小不公平。这个制度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公平两个字。”郑功成说,因此,建立实质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迈向社会共享阶段的根本要求。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过了30多年实践,又到了关键路口,对当前的改革必须要有新的共识,即由鼓励先富到转向社会共享,在新共识的基础上更新发展理念。郑功成指出,这种新的共识就是:没有社会共享就不可能有新的改革动力。没有社会共享,就不可能有社会公正的实现。没有社会共享,我们的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增长。没有社会共享,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都要大打折扣。
“一个健全、公正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一定能够在化解国民后顾之忧、提供稳定安全预期的同时带动消费,并在促使民生得到不断改善的条件下维系着国家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完善。”郑功成语气坚定。
回溯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郑功成说,可以看到,从一百多年前德国创立现代社保制度开始,它就扮演着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维系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郑功成强调,即使一个国家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社会中产阶层,如果忽视社会保障诉求,降低国民福利的投入,无限制地容忍社会分配差距的扩大,同样会陷入社会危机。
因此,保持国民福利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是一个国家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近几年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制度建设的速度、公共投入的力度、惠及民生的广度都前所未有,社会保障普惠性的特征得到了日益充分的体现。“现在则是促使社会保障制度从形式普惠逐渐迈向实质公平的时候了,不能迟疑和摇摆。”郑功成强调。
郑功成说,推进社会共享,必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并将这一制度从消灾化险工具升华为实现社会共享与合理分配国民财富的根本性制度安排。
推进社会共享,需要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基础教育、公共卫生、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公共文化、宜居环境等,让城乡居民在普惠的条件下实现共享国家发展成果。
对于国务院正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努力,郑功成给予积极评价。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社会共享方向迈进,户籍体制改革是一个重要切入口。“改革的实质含义就是要剥离附加在户口本上的各种福利权益,户籍改革的目标就是将其回归户籍的本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众的基本权利。”
郑功成说,城乡统筹涉及利用公共资源,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标准来逐步实现,要尽可能地通过实现面向城乡居民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一体化来体现。
改革户籍附加的就业、社会保险以及义务教育的各种不平等,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给予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从这些角度来看,户籍制度改革意义重大,为走向社会共享、实现社会公正奠定基石。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马原
相关新闻:
社会保障:不断满足人民新期待郑永扣代表:社会保障最挂心
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总干事解读2011年社保十大事件
代表委员热议社会保障改革话题
胡锦涛看望医药卫生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回答记者提问
两会前瞻:民生议题再度升温 “旧问”蕴“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