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投入机器人作业 专家称可防员工跳楼悲剧
富士康“机器人大军”引发用工争议
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将百万“机器人大军”计划公布于众后,引起外界瞩目。
其中,也有部分质疑声聚焦于一点———如此大规模的机器人投入生产一线后,将会对企业用工造成何种冲击?对此,业内专家又是如何看待?
一线工人:短期内被挤占不可避免
正如富士康所说,出现在某些生产线的机器人将用于“协助”而非“替代”人类生产———记者走访业内专家时,这一说法在他们口中得到了印证。
不过,他们也预言,大批机器人上岗后,短期内将挤占人类岗位的现象仍不可避免。
“假如说,一条装配线上原来需要10位工人,如果这条装配线换成使用机器人,就意味着这10位工人将失去工作。”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谢刚说,短期来看,“机器人战略”势必伴生着一批生产工人的下岗。
但同时,大规模机器人的出现也会催生更多新的人力需求岗位,包括机器人的研发、操控和维修等,都需要更多企业人员来从事。
“随着机器人加入生产,企业会对一线生产工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长远来看,反而利于一线生产工人提升工作档次,告别枯燥、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劳动。”谢刚说。
“机器人承担的是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人力被解放后,可以投入到服务、研发等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谢刚说,一旦机器人大规模投入生产线,富士康则要想办法对被替换下来的那部分员工进行再培训,使其重获操作、维护机器人的工作机会,或者进入一些伴随机器人而产生的新部门就业。
使用机器人可提高生产效率
与人类相比,出现在一线生产岗位的机器人究竟存何优劣?专家认为,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消除外界对机器人的认识误区。
到底什么是机器人?谢刚认为,将机器人理解为外形类似于人类的精密机械设备颇为狭隘。反之,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自主完成规定动作或操作的机械设备都可称为“机器人”,因此“机器人”可呈现履带、机械手臂,抑或人形等多种外观。
“在生产线上,工人相比机器人操作较为不准确。”谢刚举例说,产品通过机器 人 抛 光 , 成 品 率 可 从8 7 %提 高到93%,因此无论“机器手臂”还是更高端的机器人,投入使用后都会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其次,机器人有更高的承受力。富士康的工人队伍中多是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的年轻人,长期重复简单的劳作使他们压力倍增。
出现员工N连跳后,富士康正在通过采取大范围涨薪、大规模迁厂、提高一线员工工资等举措,避免悲剧重演。而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也能使富士康避免遇到类似的“麻烦”。
此外,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也是富士康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我国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最低工资标准年均成长13%以上,职工工资成长15%。成本压力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富士康自然会考虑转变生产方式。”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副教授耿晔强说。
他认为,富士康早期得益于大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近年来这一优势正在消失。因此企业会从利润最大化出发,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利润。
大规模使用机器人难以做到
在业界看来,富士康机器人项目的启动,不仅将推动企业内部寻求转变生产方式,也将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和相关人才的需求。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机器化生产时代将随之到来?
“如此大规模造机器人,投入的资金自然不是小数目,而作为企业需要考虑资金回收成本,也要考虑到相关生产线工艺流程的改变。”山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一位副会长说。
他认为,机器人不是通用的,需要不同零件和不同程序,尤其富士康为IT企业代工,更需要考虑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家为IT代工企业,富士康研发的机器人需要考虑资金回收成本。
“就成本来看,使用机器比较昂贵。目前全国范围内加工型企业的利润空间都特别小,事实上很难做到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只有像富士康这样生产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尝试使用机器人。”
受访专家称,一些高危环境需要用机器人代替人类操作,但目前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使用机器人成本更高,而且相关程序开发也并不容易。为此,实力雄厚的富士康也要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