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狼”共舞,产业经受住了大考
十年前,对于入世,国内很多人的反应是:狼真的来了!农业怎么办?企业会不会垮?银行业会被外资挤占吗?我们的经济体系能否扛得住冲击?
十年的发展,逐渐化解了这些问号。
农业——
中国充分利用入世获得的农业支持手段,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农业没有遭受严重冲击。十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结构继续优化,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6%以上,2010年全国农产品贸易额达1219.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3.4倍,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中国还适度增加资源性农产品进口,弥补了供需缺口,缓解了国内农业资源紧张的压力。
制造业——
以汽车业为例,入世后,进口汽车逐年增加,但并未造成冲击。国产轿车2001年产销量仅70万辆,2010年国内基本型乘用车销售达949万辆,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占轿车市场的30.9%;轿车出口18万辆,同比增长76%。国内汽车业重组浪潮迭起,2010年上汽集团等4家年产销规模逾200万辆的企业占据汽车总销量的62.1%。所有的跨国汽车巨头都向国内企业伸出橄榄枝,中国汽车市场得到全面培育。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异军突起,吉利收购沃尔沃公司,成为国内汽车业迈出国门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
汽车业从“最令人揪心”到“最令人振奋”,映射了中国制造业十年来直面挑战、固本强身的不凡路程。2010年全国工业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比2001年增长近2.7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十年间由18万家发展到30多万家。全球500强榜单里,中国内地企业已占61席,比2001年增加50家,有3家进入前十名。
服务业——
入世之初,中国银行业曾被断言“技术上破产”,实际上,开放后国内金融业在做大的“蛋糕”中吃到了更多份额,至2010年底,银行业资产总量为95.3万亿元,资产利润率达到国际良好银行水平,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是全球十大银行榜的“常客”,工商银行荣膺“最赚钱的银行”;中国保险业现有总资产比2001年增加了10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变身“大鳄”。而同期,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仅各占2%和4.4%。外资的涌入也促进了国有银行改革和金融创新。这一积极效应同样出现在电信、零售、旅游、中介、证券等领域。
开放带来竞争,但竞争并不可怕,只要应对得当,竞争就不是压力而是动力。十年来,入世的“鲶鱼效应”倒逼着国内产业奋起搏击,在国际化的征程中大步挺进,凝聚成世人惊羡的“中国力量”。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入世之初,面对可能的外部冲击,国内担忧的是如何‘与狼共舞’;而今,面对中国产业的整体实力,国际上热议的是如何‘与龙共舞’了。”
十年来,中国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成为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制造”畅行天下,出口商品逐年优化。比如,机电产品出口从世界第六升至第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到三成以上,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成为出口的新增长点,促进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工贸易十年增长了近5倍。不仅如此,很多企业牵手大跨国公司,在“与巨头同行”时,自己得到了提高和壮大,“通过跟可口可乐、三菱商社等一流跨国企业建立投资合作关系,中粮的国际视野和核心竞争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中粮集团负责人说。
入世催生了各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在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有、外资和民营企业百舸争流,各显身手。特别是民营经济活力迸发,至2010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逾840万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74%,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和对外贸易的一大主体。在海外并购潮中,也活跃着一大批优秀民企的身影,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说:“以前,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角是国有企业;现在,许多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大大加快。”
没有因为让出一部分“蛋糕”就丢掉市场,发展的空间变得更大;没有在入世后的开放中不堪一击,产业竞争力变得更强。十年大考,中国经受住了;十年答卷,比预期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