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有很长的路要走,配套改革还非常多,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在跨境贸易结算、跨境投融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预计2020年,人民币将成为重要的区域性货币和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性货币。”近日,权威主管人士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中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正在稳健推进,思路、方法和路径已经基本清晰。
“现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期,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的政策都应该鼓励。”不过,这位人士也提出了指导原则,一国经济实力是其货币能不能成为国际货币的基础条件,“人民币‘走出去’,必须始终要以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根本基础,在保持稳健政策和提高宏观管理能力的同时,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根据美元和日元国际化历史经验,他向本刊记者强调,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完全是顺势而为,“走出去”最根本的动力是来自需求和市场,“人民币‘走出去’,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事情,至少已经经历了2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市场需求为驱动,而非搞‘运动’。如果没有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人民币‘走出去’,也很难持久。”
在受访权威人士看来,人民币国际化要真正做好,一定要有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比如,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如果处处限制资金和需求,发展肯定比较慢。当前背景下,愿意用外币还是人民币,不能仍然由行政政策决定,而要让经济主体自己选择,哪个有利就选择哪个。”
“走出去”新进展
据权威人士介绍,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方位突破。
其一,在周边国家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人民币使用。早在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就与比邻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边境贸易的本地结算协议。目前,人民币结算在内蒙古、广西、云南的边境贸易中占了绝对优势。比如,中蒙边境贸易结算80%用人民币结算,中越和中缅的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达到90%。除了作结算货币使用外,周边国家地区的居民也都愿意使用人民币。据云南省一项调查,截至2009年末,云南省已经有40多万境外居民在中国境内开立账户,存款金额达到40多亿元人民币。这说明在边境地区,人民币广受境外居民欢迎。
其二,港澳地区人民币业务迅速发展。随着港澳经济与内地更紧密结合,人民币在香港和澳门的流通和使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且人民币在香港有了一定数量的沉淀。目前,香港是人民币境外业务的最主要地区,也是人民币流出最多的地区。
尤其是从2003年11月在香港开放人民币业务后,香港人民币业务迅猛发展。截至2010年7月,香港人民币存款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同时,自2007年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以来,累计发行金额已达到380亿元。这对于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促进人民币业务进一步在其他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三,双边货币合作不断取得突破。这主要体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受危机冲击,地区金融稳定受到严重影响,周边国家借鉴当时美联储与发达国家之间签订货币互换的形式,也要求与中国签订本地互换协议。
他为本刊记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一开始这些国家或地区是为了通过从中国进口,来获得部分外汇使用。随后,则基于与经济和金融非常稳健的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以提高市场对其经济和货币的信心。目前,已先后与韩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冰岛、新加坡签署协议,互换金额已达到8035亿元,相当于1200多亿美元。
其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序开展,帮助中国企业规避国际主要国家汇率的大幅波动。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四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0年末,参与试点的出口企业由最初的365家增加到6.7万多家,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5063亿元。
其五,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个案试点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走出去”战略开展,国内许多企业纷纷要求用人民币投资,贸易时也希望用人民币做信贷。比如,中石油海外大项目投资后,实际上资金最后又回流国内采购设备,要用美元来回倒,加大汇兑风险和成本。因此,进行人民币投资最划算。
据统计,2010年各试点地区共批准跨境融资人民币结算试点项目16个、金额814亿元。新疆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