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持卡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单位福利、亲友间的馈赠也逐渐具备“卡时代”特征,“办理预付卡业务”已成为各大商场、超市、餐厅等消费场所的必备环节。然而,在方便公众生活的同时,“卡时代”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大。因为具有匿名办理使用、便于结算和携带等特点,近年来,购物卡频繁出现于贿赂案件中,而且案件的数量和涉案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持卡购物已成为腐败现象的便捷通道,为加强反腐工作的力度,各部门加紧创新规章制度,以实现对“购物卡腐败”的多方打击。
揭秘购物卡背后灰色利益链
购物卡成企事业单位“新宠” 冲抵收入减少纳税
日前,南方日报记者对广州的购物卡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身份暧昧的购物卡作为商业宠儿,已经形成一个产业。从发卡机构的销售火爆到如今礼品回收业的繁荣,黄牛党的猖獗,由购物卡串联起的一条灰色利益链已经愈发壮大,处在链条上的商家、第三方发卡机构、消费者、黄牛党各得其利,令购物卡屡禁不止。
揭秘购物卡背后灰色利益链
购物卡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却逐渐形成了一条灰色利益链条。买卡的都是什么人?倒卡的利润到底有多大?哪些人从中获利?近日,记者对购物卡背后的秘密进行了调查。
透视购物卡屡禁不绝之谜:各方得益 怎么禁得了?!
临近春节,各种形式的购物卡、提货卡又热销市场,随之衍生的“黄牛党”也浮出水面,串起旺盛的卡类供需流通市场。记者近日连续走访重庆解放碑商圈和江北商圈的大型综合商场发现,自1998年就被国家多部委明令禁止的“代币类购物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呈现出“红火”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