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页|时政|经济|市州|商务|投资|外企|名企|旅游|酒店|美食|风情|访谈|专题|图片|进入英文版
Home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ity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Travel Hotels Food Tradition Specials Photo
湖南双语网> 推荐> 本网专稿

探访芷江受降地 抗战名城巡礼圆满结束

2015-06-30 09:31:18 来源: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在线

探访芷江受降地 抗战名城巡礼圆满结束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6月29日讯 烽火八年起卢沟,受降一日落芷江“,“抗战名城巡礼”暨海峡两岸媒体联合采访团到达最后一站怀化芷江,对“芷江受降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旧址进行了采访报道。 

芷江,是一个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地方。“芷江受降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第一次以战胜国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也是日本侵略者第一次以国家身份在中国大地打上白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对媒体自豪地说道。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政府即电令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派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于8月21日至23日飞抵芷江,接收投降命令。中国战区受降代表何应钦、萧毅肃随后在芷江部署全国16个受降区100处缴械点,签署24份备忘录。

而中国政府为什么会选择芷江这座小城作为受降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如是说:“之所以选择芷江,它汇聚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芷江作为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空军基地,是日本侵略者一直想夺取的地方,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芷江保卫战(即湘西会战)是中国正面战场22次会战的最后一站,也是日军最为惨败的一站,把芷江作为最后的受降地,也是想让日本侵略者体会到‘日落芷江’的感觉。并且芷江作为‘前线中的后方,后方中的前线’,为受降提供了一个可靠安全的保障。另外芷江当时拥有最先进的新式武器装备,对日本侵略者也起到了强烈的震慑作用。”

探访芷江受降地 抗战名城巡礼圆满结束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是中国人民接受日军投降的旧址,它由受降纪念坊、受降旧址和受降纪念馆组成。受降纪念坊世界上唯一 一座二战胜利纪念标志建筑,被称为“中国凯旋门”,它的造型像一个大大“血”字,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等人的题词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在纪念坊的旁边建有受降纪念馆,目前已收集到2300多件珍贵文物,包括大量二战文物、照片、电文、武器装备等。去年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征集到当年由美国驻芷江飞虎队拍摄的珍贵视频,目前已拍成纪录片。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表示,纪念馆目前正动用所有的力量搜集有关二战的文物。同时也接受了参与二战将士及后代的无偿捐赠。像现年已102岁高龄的飞虎队队员李继贤向纪念馆捐赠了70年前的芷江军用地图,受降主官萧毅肃将军的子女们将受降时的照片、父亲的勋章和文献总共400多件都捐给了纪念馆。 

自此,海峡两岸媒体联合采访团的抗日名城巡礼之行圆满结束,5天的时间两岸40余位记者顶烈日、冒酷暑、长途奔袭,相继走访了长沙、益阳、常德、衡阳和怀化等湖南五大抗战名城,采访重要战场遗址、纪念馆,抗战老兵和专家学者,共同铭记历史,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编辑:青泉

编辑:刁云娇 标签: 芷江 受降
首页|国际|中国|财经|评论|博览|军事|体育|图片|娱乐|时尚|明星|情感|论坛|博客
关于我们|About us|服务条款|新闻热线|广告服务|诚聘英才|建议意见|客服中心|网站导航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法律顾问:湖南邵文律师事务所 首席律师 刘邵武 电话:0731-85515938
Copyright © 1998 - 2011 China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日报网(北京英信联信息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10-84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