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消息 据人民网北京6月25日讯(记者 赵敬菡)不少人自诩为“吃货”,爱吃、会吃是基本属性。那么问题来了,吃货,你能看懂预包装食品的“说明书”吗?
2013年元旦起,我国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强制要求食品企业必须标明产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这五个项目,也就是业界所说的“1+4”。其中,1是指能量,4是指核心营养元素。
“1+4”有什么用呢?“从这些信息上我们可以分辨食品到底是一个什么品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三部副主任韩军花举例说:“比如很多老人喜欢给孩子买牛奶,经常把乳饮料当成牛奶。其实只要看看营养标签就能分辨这两者。乳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每100克)0.8克或1.0克,而牛奶则大多在2.3以上。如果你能看懂食品营养标签,就能掌握到很多信息,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更加营养、适合自己的产品,避免了一些误导。”
韩军花介绍说,目前70%以上的国家都强制标识了营养标签。根据各地情况不同,强制标识的成分数量不同。如,中国是“1+4”,美国是“1+14”,也就是说,除了能量以外,还要强制标识14个营养成份,如饱和脂肪、膳食纤维、反式脂肪酸等,在加拿大则是“1+13”。推行营养标签能够帮助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发达国家曾做过一个分析,以20年为期,推行营养标签的成本是3亿美元,但是收益能达到45亿美元。这个收益包括消费者的知晓率和知识的提高,对慢性病的预防,治疗费用或者预防费用的下降,死亡率的下降等等。有了这样的成本效益分析,也坚定了各个国家强制实施营养标签的信心。我国把这个法规贯彻下去,相信收益也逐步会体现出来。”
那么,食品“说明书”要怎么看?
“首先要看生产日期,这是必须把关的一个内容。尽量选择比较新鲜的食品。第二,我会看一下配料表。配料表中的成分是按照使用量大小排序的,排在第一个的就是用量最大的。比如有的豆粉,配料表第一名写的大米,你就知道它不是你想象的那种豆粉。第三,要看营养成分表。比如我买饮料,不希望含糖量太高、不希望热量太高,买饼干就会避免含钠含盐量太高的,有意识地去挑选。”韩军花说,这是她作为一个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希望更多消费者可以参考这种办法去选购营养的食品。
同时,韩军花提醒,营养素含量不是越高越好。比如热量太多会让人长胖,钠摄入过多也不健康。
康师傅控股公司中央研究所食品安全中心总监罗之纲则表示,自己在选购产品时也会考虑品牌,大品牌的企业在设计、生产产品是更加规范,产品的质量相对比较稳定。
编辑:刘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