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肉类、冻品走私,此般骇人消息,每每让公众惊诧不已。事实上,相似的新闻,我们已经一再领教。而时至今日,其又一次回归舆论视野,只能说明相关的公共职能部门,并未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切断这类案件的运作链条……作为一种专门的走私类型,“冻品走私”的绵延不绝,不仅暴露出缉私执法的某种无力与无奈,更折射了本土语境内食品流通的重重失守。相较于“僵尸肉”的流入,其竟可被中国市场所消化的现实,也许更为可怕吧。
很难想象,在处处设防的现代社会内,来历不明的食品,如何能一路畅通无阻?纵使如大家所公认的,现有的食品安全网络还很“粗放”,可我们的确已有种种本该有效的“设计”。比如说,针对食品厂家的例行抽检,针对物流环节的专项管理,以及针对终端销售的最后把关等等。
纸面的程序设计,在落地执行之后,只有出现“集体性失效”,“僵尸肉”方可一路通关。令人悲哀的是,许许多多针对食品安全的防范机制,并未展现出应有的刚性和震慑力,甚至时常沦为权钱交易的筹码,成为滋生阴暗勾搭的温床。于此,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记者调查发现,所谓食品溯源体系乱象重重,“2分钱1个追溯标,产地随便写”。诸如此类,实则都表明,被架空的、被“赎买”的食品安全防线,反倒成了可疑食品的洗白通道。
若无法充分约束“执行者”,所谓食品安全机制,完全可能起到事与愿违的效果。审视“僵尸肉”案件,最显见的教训,当然就是确立更为严格的责任框架,来迫使“个体执法者”守住底线、恪尽职守。而此外,这类事件的一再发生,也提示我们,从根本上升级食品产业形态的迫切性。传统模式内,作坊式生产,而后收集储存、批发分销、隐秘交易、随意上市的漫长链条,与生俱来充斥着不确定风险,惟有经由现代化改造,才可使之纳入有效监管之中。
编辑:刘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