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江上承东江,下接耒水,沿岸含香吐绿,犹如百里画廊;大明寺前远看百里便江,犹如玉带绕城。)

(莽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山高林密,高山杜鹃花开,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

(翠江是古时重要水运航线,至今仍有船夫划舟,只是已不再运货,改为拉载乘客。)
图/记者 李锋 文/记者 朱炎皇
耒水,湘江最长的支流。随着她的浸润,“林中之城”郴州的八百里画卷徐徐展开。
这里百草丰茂:拥有林地138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64.75%。这里水何澹澹:河网密布,市内湘江流域1.5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77.1%,一个东江湖,便抵得半个洞庭。
“郴水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之词、苏轼之跋、米芾之书,三大文豪联袂成就苏仙岭一块“三绝碑”。爱国将领张学良曾在此囚禁大半载。忧愤之极,他拔枪怒射窗前的一棵桂花树,于墙上书下:“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那棵弹痕累累的桂花树和环绕郴山的郴水多少给这位囚将些许清凉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