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页|时政|经济|市州|商务|投资|外企|名企|旅游|酒店|美食|风情|访谈|专题|图片|进入英文版
Home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ity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Travel Hotels Food Tradition Specials Photo
湖南双语网> 湖南新闻

长沙企业各类技工缺口仍在5万以上 机器人救驾

2013-02-25 13:42:18 来源:长沙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在线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消息 据长沙晚报报道(记者 张怀中 实习生 于翔林)春节长假过后,长沙工业企业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虽然用工短缺的问题始终存在,但今年的情况还是有些特别。一是包括机器人等智能机械设备在生产线上的广泛使用,企业对普工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随着产业技术升级的步伐,企业对各类技工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今年长沙企业的人力资源争夺战爆发得有点早。

  人才保卫  企业大打温情牌,提升职工忠诚度

  “其实,人才资源争夺战早在春节前就爆发了。”几家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告诉记者,每年春节之后是企业员工跳槽的高峰期。为防止高端技能人才的流失,很多企业在年前就打出了一系列人才保卫的温情牌。

  “长假批条”就是温情王牌之一。刘平是长沙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技工,今年春节单位从大年二十八就开始给他放假,过了正月初十才上班。在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级技工已成为社会发展重要群体,他们对包括休假、娱乐在内的精神需求日趋强烈,而企业老板在这方面的大度,让员工喜出望外。刘平告诉记者,“长假批条”让他对企业的忠诚度直线上升。

  “礼送返乡”也是企业赢得员工的一大王牌。节前,长沙很多企业通过包车、赠送高铁、飞机往返双程票等方式送员工回家过年。有的企业老板甚至动用自己的“座驾”,送在关键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员工回家过年,让员工受宠若惊。

  “开工红包”也是企业争取员工忠诚度的必杀技。很多企业给关键岗位技工发放的开门红包达到了4位数。

  人机代换  长沙多个行业广泛使用机器人

  春节过后,用工偏紧现象再次在全国各地重现。但与此同时,一条关于用工的新闻又给劳务市场造成震荡。富士康新闻发言人刘坤表示,目前富士康深圳和郑州工厂已经暂停招工。稍后人们发现,富士康在全国范围内都已经暂停招工。外界估计,富士康停止招工,与其大量上马机器人不无关系。

  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之前就高调宣称实行“百万机器人下线”计划,用来取代生产线上具有单调、重复性高、危险性强等特性的工作。当时很多声音都认为这将是个海市蜃楼,然而郭台铭说到做到,在山西晋城研发的机器人已经下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用工偏紧问题的持续,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连续上涨,长沙很多企业也把目光投向机器人。工业智慧机械手等机器人产品已在长沙汽车、材料、工程机械等行业得到广泛使用。位于宁乡经开区的湖南文象炭基环保材料公司即将投产,由于大量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企业的一线工人减少一半以上。正在建设的介面光电二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投产。因为工厂引进了大量智能化机械设备,其生产线可以实现高度自动化,只需几千职工,就可以创造百亿元的年产值。

  人口转型  劳动人口开始下降,人口红利收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沙企业各类技工的缺口在5万以上。而这一现象,也是全国各地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此前曾表示,这是相当长时期以来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的第一次下降。预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在2030年以前,会稳步、逐步有所减少。

  “劳动力人口的下降,会加剧老龄化的速度,可以说是人口转型的一个拐点,意味着我国的人口红利将进入逐渐收缩的态势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翼表示,经历了持续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人口增长的速度放缓,老龄化速度加快。

  由此看来,用工偏紧的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是一个难解的结。

  专家观点

  机器人时代?

  暂时只是梦想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未来“机器制造”会取代人工制造吗?机器人统治下的工厂,用工难问题会消失吗?对此,记者曾经采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他认为工业自动化是一个效率问题,机器人的大量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机器制造”取代“人工制造”,暂时还只是未来学家的梦想。

  很多企业家与企业高管均认同这一说法。文象炭基环保材料公司有关负责人陈峰认为,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设备,只能取代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岗位,而生产的关键岗位,还是必须工人控制。而要培养一个这样的技工,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为此,公司只能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企业缺口 机器人
首页|国际|中国|财经|评论|博览|军事|体育|图片|娱乐|时尚|明星|情感|论坛|博客
关于我们|About us|服务条款|新闻热线|广告服务|诚聘英才|建议意见|客服中心|网站导航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法律顾问:湖南邵文律师事务所 首席律师 刘邵武 电话:0731-85515938
Copyright © 1998 - 2011 China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日报网(北京英信联信息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10-84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