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页|时政|经济|市州|商务|投资|外企|名企|旅游|酒店|美食|风情|访谈|专题|图片|进入英文版
Home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ity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Travel Hotels Food Tradition Specials Photo
湖南双语网> 旅游潇湘> 出行参考

怀化巫水河畔高椅村:静谧安详持有一份骄傲

2013-01-31 16:35:14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在线

怀化巫水河畔高椅村:静谧安详持有一份骄傲

(正在高椅村拍摄电影的小演员。)

  高椅村的村民大多都会“摆谱”。随便在小巷里遇到一村民,他会停下来向你讲述高椅村神奇的历史和当地特有的风俗习气。即使要沟通好一会儿才能听懂他的话语,但他也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到你听明白为止
    
 南京下关乌衣乡巷的人早几年回高椅寻祖,起初不被杨姓村民接纳
  
 太阳暖暖地照在那一大片青青的瓦上面,残留的雪水从屋檐上滴滴答答地落下来。一位村民拎着一把青菜缓缓地打逼仄的小巷里走过,不时还停下来和那熟络的村民闲谈一晌……再看从村前静静流过的巫水河,潺潺地流淌着,生怕惊破了一村的静逸。
  
 是的,地处巫水河畔的怀化市会同县高椅乡的高椅村虽然被专家誉为“古民居建筑活化石”、“古村落发展史书”、“民俗博物馆”等,声名赫赫,但这里的一切都仿佛是静的,也是慢的。就连广东电视台正在这里拍摄的一部电影《酒肆风雪夜》也进展缓慢,为了拍摄一个镜头,一群人在冰冷的寒风中折腾了好半天。
  
 倒是穿着对襟灰布衣服,斜挎一个旧算盘的那个小演员很是可爱。问他从哪里来?他脱口而出:“南京。”若是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他,他赶忙会摆出一个pose,笑得一脸灿烂,听凭游客随便拍照。
  
 也许是受这位可爱的小演员的影响,高椅村的那些孩童们也不像其他古村落的孩童们那样怕人,他们会迎着游客的照相机镜头跑过来,扮一个鬼脸或是摆几个顽皮的姿势,有大胆的还会跟游客搭讪,争相给迷路的游客指明出村的路。
  
 这个时候,就会有满脸是笑的村民走过来,他们也不多说话,只是冲游客们轻轻地笑着。当游客问起村里的情况,他们就会接过话头,似那倒豆子一般热情地说:“那我们这个村子值得看的地方多啊!有590多户人家2200多个村民,但85%都姓杨。村里有104栋明清古建筑,48口井,3座拱桥过水,3座拱桥不过水,5个祠堂,5个台阶,5棵大松树,2对石狮子……”
  
 据说,江苏省南京市下关乌衣乡巷亦称杨家巷,那里的杨姓人家是从高椅村迁徙出去的,前几年一批南京市杨家巷的人回到高椅村寻祖,进村后高椅村的杨姓村民不愿接纳这批穿着时髦的城里人,但当南京市杨家巷人说出高椅村里的这些数据后,他们激动得赶紧将远方的“家人”迎进了屋里。
  
 记者发现,高椅村的村民大多都会“摆谱”。随便在小巷里遇到一个村民,他会停下来向你讲述高椅村那神奇的历史和当地特有的风俗习气。即使要沟通好一会儿才能听懂他的话语,但他也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到你听明白为止。而且,他那不紧不慢的平静的话语里,始终潜含着一份“生为高椅村人的骄傲”。
  
 一条巫水河给高椅村带来了“五瓣梅花”似的建筑奇迹,
  
 却躲不掉时间的淘洗
  
 一色的青砖封火高墙,两端成梯状的翘角马头高耸,夹峙着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纵横交错,曲折幽深。每家每户独自的小院各自“天人合一”,又与邻家户户相通,是典型的明代江南营造法式,同时又具有浓郁的沅湘特色兼侗家风格,侗族人把这种屋叫做“窨子屋”。
  
 显然,高椅村有过曾经的繁华。但很多人不明白的就是,地处大山腹地的高椅村为何会有这般景象?其实,答案就在巫水河。
  
 高椅最早称“渡轮田”,文献称“此地在唐宋以前,是巫水一处古渡”。从巫水可直达沅水,由此而下洞庭、出长江、入东海。另有史书记载,“沅水流域之木材大部分产于沅水流域多支流山岳地带……巫水之道,靖县、会同,均为盛产木材之区……以杉木最多,久已驰名长江”,“巫水两岸,森木密布不见天日……过去产销颇为畅旺,因木材起家致富等颇众”。
  
 今年53岁的杨跃进告诉记者,高椅村10组那幢挂了“关西门第”牌匾、装饰豪华的宅院的主人就是在常德做木材生意的,“过去很富有”。这个宅院门前走廊均为青石板,最长的一块有4米多。据说,高椅不产石材,这些石板是当年杨家雇船贩木材去常德,然后从常德买回来的,“船回高椅,是逆水,空船不稳,需要重物,正好就运石材回来建屋”,越富有的人,运回来的石材越大。
  
 走进大门,照壁上方尚留有色彩斑斓的绘画,或大禽猛兽,或松菊梅兰,或瓜果牛羊,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主人是武将还是文人或者农家。飞檐脊饰更是各有不同,极尽精美。院子里都是木质的两层穿斗式结构的小楼。厅堂、居室的门雕、格扇、栏杆都十分精巧。
  
 高椅最兴盛的时期应为明清。村中保存了很多明清建宅的铭砖如“乾隆三十四年”、“咸丰三年秋月吉日”、“道光元年”、“道光十年”,随处可见。在村中最早的一本清代族谱中,高椅村的布局,青石板的里巷纵横串通,“被道路、田园隔成5个自然群落”,被誉为“一朵五瓣梅花”。
  
 杨跃进说,村子里的人一般只走几条主要的路,很多阡陌相通,但无人敢行,就是当地上了年纪的人也不一定能知道村里的每条小巷通向谁家。连自己人都搞不清楚路伸向何方,如此结构,匪、盗之辈又怎敢骚扰?据说几百年来,这个村子一是因为民风彪悍,二是因为迷宫一般的小巷子而从未受过土匪、强盗的骚扰。
  
 遗憾的是,逃过了匪患的高椅村却躲不掉时间的淘洗。其“梅花蒂”五通庙(道教神庙,始建于南宋末,1257年)于1980年被拆。此前,组成五瓣梅花的“老屋街”、“坎脚”和“大屋巷”、“田段”、“上下寨”等建筑群也已有毁坏。原来民居中的青石板,也多于1959年被拆去修洪绥铁路。前些年,收买古文物的人一天到晚在村里子转悠,如今,村中一些精美的旧式家具和装饰品也大多流失他乡。
  
 杨跃进说,高椅祖先还向沿海、南洋出产“茶箱板子”(茶叶罐),“专赚外国人的钱”。“其实,早在1945年时高椅村的商业就衰落了,那个时候,水运开始走下坡路,村民从此以种田为生……”
  
 不过,据史料记载,高椅村的发达并不完全是靠木材。清末民初,巫水一直是一条贩运大烟的通道。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条贩运大烟的通道被查封,从此,高椅村的经济逐渐式微。
  
 高椅的老人认为凉亭虽然是向小孩子“摆谱”的场所,
  
 但又不允许他们来此长坐
  
 其实,近年来风行的慢生活并非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置身高椅村,也许会感觉就像是一场梦游,这里是人们不堪尘世羁绊而渴望回归的世外桃源,满眼所及的皆是新鲜或陌生,却又在每一个细节中感到熟悉和亲切。宛如是在与时光静静对坐,有一种久违的淡定和恬适。
  
 高椅村民多少年来,保持着原始古老的生活习惯,烧柴草、住木屋。淳朴自然,凡有客人到来,侗家人总是用山歌和“拦门茶”招待贵客,环走全村,村里没一处现在农村用的水泥晒谷坪,还是沿用古老的篾竹席晒谷。
  
 山水之好,使这里成为闻名的“长寿村”。漫步在村子里,几乎到处可见身体健康的高龄老人。
  
 “不作长亭构短亭,乘凉多半属颓龄。好将忠孝谈遗迹,嘱咐儿曹仔细听。”杨跃进说,要是热天,会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村子里的凉亭里乘凉。微风徐来,吹掉一身的疲惫与炎热,本是十分惬意的事情。但老人坐在一起就爱扯高椅村的“过去”。
  
 高椅的老年人认为凉亭虽然是向小孩子“讲古”的场所,但又不允许他们来此长坐。如果有小孩子在凉亭里坐久了,老年人就会教育他们不能将时间消耗在闲谈之中,应该抓紧时间完成学业和从事耕作劳动。“这种观点乍听似乎不通人情,仔细一想却又不无道理。”杨跃进说,他小时候就曾经爱去凉亭里听老人们“嚼舌根”,结果是“书没读好,倒听了不少关于高椅村的传说”。
  
 “月光大院”是高椅村惟一一处修建于清同治年间,但又有“欧式”拱窗痕迹的宅院,其主院因火灾毁于光绪二十年。如今,这幢中西结合的月光楼,呈现出独特韵味——侧面高大的封火墙上,有当年的绣楼,年轻、羞涩的姑娘曾从那里抛下绣球,而绣楼下是欧式拱窗,窗下是往洪江的青石古驿道。
  
 人马过往依然,只是故事早已湮没无痕。好在夕阳下那窨子屋前梳妆的侗家少女,即使村子里怎么吵闹,也不会抬一下眼睛,自顾自地埋着头打理着一头飘逸的青丝。从巷道里看去,也是一道和高椅村一样的靓丽风景。
  
 记者爬上高椅村西边一座被当地人称为“仙牛望月”的小山上,俯瞰“高椅”,发现高椅村一大片鳞次栉比的黑瓦翘檐,古朴、简洁的封火白墙,在巫水河边雾气与半山云烟间,呈现出不同角度和变幻的美妙。
  
 高椅村旅游名片
 
 
 简介:高椅村位于怀化市会同县高椅乡,巫水河畔,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宛如一把高高的太师椅,故得名为“高椅”。高椅村村民多姓杨,清一色的侗族人。村内保存有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绪七年(1638-1881年)间修建的古民居104栋,总面积达19416平方米,并遗存有大量的古建文化、耕读文化、侗民俗文化、巫傩文化和宗教文化,被专家誉为“古民居建筑活化石”、“古村落发展史书”、“民俗博物馆”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点:明清古建筑群、侗族风俗、巫水河、田园风光、袅袅炊烟等。
  
 交通:从沪昆高速洪江市安江镇下转222省道,南行35公里处。景区门票为30元/人。
  
 搞笑版高椅村:
  
 诸葛亮在高椅一带擒获过孟获?
  
 青瓦覆盖的屋顶、风火墙翘首的马头、青砖斑驳的古巷,一条晶莹清澈的河如玉带飘在村前,使之在秀拔的山峦环抱中又添上几分妩媚,说高椅村是“中国第一村”,果然名不虚传。
  
 在高椅村听村民“摆谱”,不但可以听到很多神奇的传说,而且还把人听得一愣一愣的。比如,不止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记者,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就曾经在高椅村一带擒获过一次。
  
 高椅所临巫水在古代被称为“雄溪”,是沅水5条主要支流之一(雄、满、酉、舞、辰)。“五溪”一向被视为烟瘴荒僻之区,这里的土著居民也因此被称为“五溪蛮”。那个时候,高椅是名副其实的“五溪腹地”。
  
 高椅周围的山,除西北面的后山起源于云贵高原,其余均属于雪峰山主脉南麓高登山的分支。其中,东面隔巫水相对的称“梦云山”,又称“孟营山”。相传,孟营山就是《三国演义》里南蛮首领孟获安营扎寨的地方,诸葛亮在七擒孟获时,有一次就是在孟营山擒到的。
  
 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云:“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少数民族首领,系三国时期蜀汉益州建宁郡(今云南晋宁东)人,生卒年不详,后官至御史中丞。蜀先主刘备死的前后,孟获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诸葛亮南征,闻知有一个名叫孟获的人,向为本地的夷、汉所服,于是务要生擒他。后来,才有了演义版本的“七纵七擒”。
  
 历史学家黄承宗据《滇元纪略》一书早就考证出了七擒孟获的地点,这些地点均在云南省范围之内。高椅村与云南之间横隔贵州,相距遥遥千里,说孟获跑到孟营山来安营扎寨就已经很不靠谱了,却偏还有不少媒体神乎其神地大肆宣扬诸葛亮在高椅一带擒获过孟获……呵呵,也太搞笑了!
 
来源:红网   编辑:周沫君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怀化 高椅村
首页|国际|中国|财经|评论|博览|军事|体育|图片|娱乐|时尚|明星|情感|论坛|博客
关于我们|About us|服务条款|新闻热线|广告服务|诚聘英才|建议意见|客服中心|网站导航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法律顾问:湖南邵文律师事务所 首席律师 刘邵武 电话:0731-85515938
Copyright © 1998 - 2011 China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日报网(北京英信联信息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10-84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