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页|时政|经济|市州|商务|投资|外企|名企|旅游|酒店|美食|风情|访谈|专题|图片|进入英文版
Home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ity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Travel Hotels Food Tradition Specials Photo
湖南双语网> 经济湖南> 两型建设

长株潭三地将实现交通“无缝对接”

2012-09-05 10:03:01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在线

长株潭三地将实现交通“无缝对接”

长沙市河西交通枢纽过渡站。图/记者辜鹏博

记者从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未来长株潭三地将实现交通“无缝对接”,城市交通枢纽之间实现多运输方式换乘,换乘步行距离不超过200米,高峰时刻换乘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交通成为湖南综合实力提升最显著的标志,成为老百姓得实惠最多的行业。”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詹新华说。

实现客运枢纽内零距离换乘

根据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的一份内部规划,经过5-10年的努力,将在长株潭范围内合理布局综合客货运枢纽,实现枢纽内的零距离换乘、无缝衔接:城际城乡客运枢纽内,不同交通方式步行换乘距离不超过500米,换乘时间不超过20分钟;城际城乡交通方式与城市交通方式换乘步行距离不超过200米,高峰时刻换乘等候时间不超过20分钟;城市交通枢纽各种运输方式的换乘,步行距离不超过200米,高峰时刻换乘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此外,湖南还要启动长沙大河西综合交通枢纽、长沙机场地区综合枢纽、武广高铁客运枢纽、长沙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以实施公交改造和公交一卡通为重点,实施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试点,在长株潭地区率先建设综合运输体系,为‘两型’示范提供交通保障。”詹新华表示。

建设“一纵五横十线”高等级航道网

詹新华介绍,水运是两型交通建设的新亮点和新突破。截至2011年底,“十一五”以来全省共完成水运建设投资54.64亿元,建成了岳阳松阳湖港区一期、长沙霞凝港二期、常鲶航道整治工程等重大工程,新开工了一批重大项目。

湖南的内河水运发展规划是:奋斗20年、投资1700亿元,重点实施岳阳港、长株潭港口群、洞庭湖岳阳综合枢纽、湘江千吨级航道、沅水能源大通道、涟水复航、湘桂运河等10大工程,建设“一纵五横十线”高等级航道网,打造湖南现代内河水运体系的宏伟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湖南省还出台了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开展船舶通行费收费试点,启动水运建设融资平台搭建。湖南省的水上交通安全整治也在进行,全省水上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建立。

2011年底,水路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达到10.5%,“水运运量大、运距长、运价低、节能环保的优势得到体现。”詹新华说。

长株潭运营的新能源公交达1816台

“公交优先”是省交通运输厅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一大部署,在优化城市客运结构、线网结构、车辆能源消费结构之后,目前长株潭投入运营的新能源公交车达1816台。

詹新华介绍,株洲市推行低碳营运之后,“公交都市”的蓝图真正得以实现。目前,株洲市城区范围内公交100%实现电动化,城区双燃料出租车达470辆,占总量的24%,成为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和全国首批低碳交通运输试点城市。

詹新华强调,科技支撑作用在“两型交通”中得到了有效发挥。目前,湖南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研发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开展了就地沥青温拌热再生技术、不停车收费系统研发应用和生物酶土壤固化筑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力推行绿色照明工程,采用LED照明系统实现低碳节能。

詹新华介绍,以长湘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为依托实施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公路交通科技的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了较好的两型示范效益。“采取公路建设土地资源保护与集约利用技术、工业废渣复合路面技术、不适宜填料路基修筑技术、GP生态水沟等水环境保护技术,节约永久占地120亩,减少临时用地1500亩,产生循环经济效益2.05亿元。”詹新华说。

来源:红网 记者:谭旭燕 编辑:李雅琴

编辑:张少虎 标签: 长株潭 交通
首页|国际|中国|财经|评论|博览|军事|体育|图片|娱乐|时尚|明星|情感|论坛|博客
关于我们|About us|服务条款|新闻热线|广告服务|诚聘英才|建议意见|客服中心|网站导航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法律顾问:湖南邵文律师事务所 首席律师 刘邵武 电话:0731-85515938
Copyright © 1998 - 2011 China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日报网(北京英信联信息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10-84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