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晚,国防科大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晚会在该校大礼堂举行,当学生代表向优秀教师代表献花时,一位面容和蔼的长者手捧鲜花,情不自禁地当场赋诗:“科大求学奠基,今夜扬帆起航;军歌为君壮行,国旗召你奋进……”
这位长者就是曾获得首届全国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国防科大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邹逢兴。
今年67岁的邹逢兴教授,似乎是为学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一生的喜怒哀乐都同学生有关,为学生而梦,为学生而忧,为学生坚守。平时腼腆且不善言辞的他,只要走上三尺讲台,就变得异常活跃,谈笑风生。
坚守在国防教育岗位上
当一名人民教师,是邹逢兴少年时的理想。1969年,邹逢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国防科大的前身)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留校任教。这一留,便是整整43年。
“选择了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人生。当一名教师是我的理想,学生的成长成材是我最大的财富。”邹逢兴淡然一笑,眼神里充满自豪。
在邹逢兴眼里,每一堂课都是新课。无论讲过多少遍,每次开讲,他都要重新备课,反复熟悉教案。
“邹教授把讲台当成舞台,把讲课当成艺术,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他曾经的学生,如今已是国防科大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系政委的陈万林教授如是说。
今年3月的一个周末,邹逢兴去教室补课,发现楼道里挤满了人。原来,教务部门错把两个学员班队安排在了同一间教室上课,双方正在协调处理“撞车事故”。
邹逢兴巧妙地把这件小事和当堂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课堂上,他启发道:“刚才这件事,属于教室安排上的冲突,这和我们所学的总线冲突比较相似。学校的教务部门就是仲裁机构,按照仲裁的原则,你们先到,最终的结果就是先来先用。”
生动形象的类比,顿时让学员忘掉了刚才的小插曲,风趣幽默的话语加深了大家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20世纪90年代初,有学员向邹逢兴反映:对于指令驱动计算机工作这一原理,教材上只是简单地从宏观层面进行了描述,看不见摸不着,学完之后还是似懂非懂。当时,全国高校普遍采用静态展示的方法来解释这一原理,效果不明显。如何让学员学懂弄透,不产生知识盲点,邹逢兴一直在琢磨着。
此时,多媒体技术刚被引入课堂教学,图像、声音、动画的运用丰富了教学手段。不久,一个大胆的念头在邹逢兴脑海闪现:能不能用动画的形式来展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邹逢兴拜自己的学生为师,从最基础的软件学起,在计算机前常常熬到深夜。几个月后,一本厚厚的教材变成了一页页生动的演示文稿,计算机硬件设备运行的场景被动态地展示出来,学员学起来轻松简便多了。
这位思路开阔、总是有一些反向创新思维的先生,令学生们着迷,更得到了学界和教育部领导的肯定,他荣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首届全国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成为军校中获此殊荣的3名教师之一。
邹逢兴课讲得好,名气越来越大,有些社会教育机构开出高薪等优厚条件,想“挖”他出去为自己装点门面,有家民办学校甚至开出了年薪30万元外加住房的优厚待遇,可每次邹逢兴都不为所动:“我是一名军人,党和军队培育了我,我要一辈子坚守在国防教育岗位上。”
带出国家级教学团队
“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应该勤于钻研、勇于探索、善于总结。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自己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邹逢兴认为,大学只有把基础教学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科研只有更好地推动教改,才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源头活水。
2011年8月31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制作竞赛鸣锣开赛,来自全国1042所高校的11002支队伍展开激烈角逐。鲜为人知的是,这一风靡全国的学科竞赛,其创意最初竟是来源于邹逢兴的一次教学改革。
邹教授在讲授《数字电子技术》课时,发现实验课时特别少,而且基本上都是验证性试验,于是他大胆改革,变验证性实验为以综合设计性为主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变封闭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又进一步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由课内扩展到课外,倡导并组织实施了一年一度的全校本科生电子设计制作竞赛,最终发展成为我国高校四大赛事之一。
20世纪80年代,自动控制学科与计算机学科不断融汇,但国内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还仅限于微机原理,与时代要求极不适应。
邹逢兴敏锐地认识到,要实现两个学科的有机融合,关键是要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接口技术。于是,在他的建议下,学校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微机接口技术》课。这“一步之先”开创了该校《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系列课在全国高校步步领先的局面。
当时,这门课只有英文教材,邹逢兴将它翻译成讲义,给学员上课。后来国内有的高校编著了中译版,但无论是中文教材还是英文教材,其所用的背景样机都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明显落后于微机技术发展潮流,邹逢兴便萌生了自编教材的想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一本以先进机型为背景的教材——《微型计算机接口原理与技术》成功出版,该教材起点高、内容新、实用性强,很快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诸多重点高校采用,并获得第三届全国工科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
到目前,邹逢兴已先后编著出版教材36部,其中国家级、军队级重点规划教材、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26部。他带领的系列课程组也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两门课程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教授学生治学为人态度
“一个学生,就像一块璞玉,需要倾注心血,精雕细琢,方成大器。”在邹逢兴教案的扉页上,这句话格外引人注目。
有一年,邹逢兴给大三的120名学员上大课,期中考试时有十几个同学不及格。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学员不及格?怀着一份责任心,邹逢兴给每位不及格的学员发了“请柬”,约他们一起谈心,帮助每一位学员分析不及格原因,教给他们学习方法。邹教授还告诉他们,自己的办公室随时向他们敞开,欢迎他们来提问。此后,邹逢兴又召开了考试成绩优秀同学的座谈会,要求他们从学习方法上帮助不及格的同学。老师的真诚,感动了全体学生,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期末考试,这门课只有1人没及格。
在邹逢兴看来,教会学生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比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
他指导的研究生欧微为了赶发一篇学术论文,刚做完仿真实验就匆匆截稿,交给导师审阅。拿到文章,邹逢兴一眼就看出仿真论证不充分,要求他重做实验,认真观测和核对实验结果。
当欧微拿着修改好的论文找到邹逢兴时,本想这一次导师可能只会从整体上把把关,提提建议就通过了,可邹逢兴却逐字逐句地修改起来,有几页的改动甚至比原文还多。就这样反复修改了好几次,他才同意报送发表。
面对学生的不理解,邹逢兴语重心长地说:“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不然会对读者产生误导。”
每逢重大节日,邹逢兴家里的小客厅都会被学生挤得满满的。为了让身处他乡的学员感受到家的温馨,邹逢兴都会安排妻子提前一天准备好菜料,把学生们叫到自己家里,亲自下厨,备上满满一桌饭菜。邹凡天、曾令李、欧微、车国轮等硕士、博士学员在长沙没有房子,按长沙风俗,男方结婚时需要到娘家进行迎娶,邹逢兴把自己家打扮得漂漂亮亮,给学员们当做娘家用。
“为人谦和,平易近人。”这是学生们对邹逢兴的最直观的评价。
短评
无悔的坚守
陈勇 周小雷
43年,国防科大教授邹逢兴坚守三尺讲台,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坚守来自于热爱,来自于执着。邹逢兴执着于当初的理想与选择,把“学生的成长成材”,当成“人生的最大财富”。他一生的喜怒哀乐都同学生有关,为学生而梦,为学生而忧,为学生坚守。在他的心中,没有什么比学生更重,一辈子坚守在国防教育岗位上,做照亮学生人生航向的灯塔。
数十载春秋,倾情三尺讲台。有许多可以跳槽发财的机会,他一一放弃;有民办教育机构愿意高薪聘请,他婉拒了。他专心于国防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工作,不为世事所扰,不为荣辱所惑,像春蚕、像蜡炬,把生命给了种子,给了孕育果实的烂漫春天。
来源:红网 编辑: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