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浙江一家客商怀揣着3亿元投资项目来到了株洲高新区。
“3亿元的投资项目,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个小项目。”区招商合作局副局长吕军辉随即组织工作人员,陪同客人们对园区进行实地考察。
园区内外交通四通八达;株洲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为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更为难得的是,项目生产所需的石灰、水泥、石英砂等原材料在本地有充足的供应……几天走下来,这家从事工业化住宅部件生产的企业对高新区兴趣大增。
看中了高新区地缘、市场、成本等优势,该企业负责人正式向株洲高新区管委会提出入园申请。
根据企业的投资规划,该项目主要生产加气混凝土(ALC)新型墙体材料、后道加工板材、中高密度CCA板等新型节能环保住宅部件,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上缴税收近亿元。
与此同时,招商、发改、国土、环保、税务等高新区工业项目入园评估小组成员单位,分别从各自专业出发,紧锣密鼓展开对该项目的综合评审工作,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投资咨询机构,从市场角度给出客观评价。
查阅相关资料,衔接产业规划布局,实地走访企业。在之后举行的该项目入园评估决策会议上,相关单位纷纷发言——
“该项目生产的住宅部件具有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的特点,可大量节约建筑工期,且具有轻质高强、防火隔热、抗震节能等特点。”
“项目大量使用本地原材料,有利于形成相关产业链条。”
“项目具有良好的预期收益,在创造税收的同时,还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
几乎所有观点都一边倒地支持该项目。此时,环保部门开始陈述对该项目的评估意见:“该项目所生产的住宅部件虽然是新型环保产品,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块状石灰的破碎、各种粉料的搅拌等,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并难以控制,从而影响周边环境。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该项目不宜选址在高新区。”
正是因为这条意见,高新区最终婉拒了该企业落户。
原来,在高新区入园工业项目评估决策体系中,对所有项目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固体废物处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噪声等级评价等5项环保指标,只要有一项不达标,不论项目投资多少、规模大小、经济效益如何,一律不予引进。
通过严把项目准入关,株洲高新区引进入园的都是符合“两型”发展要求的产业和项目,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最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去年,株洲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1018亿元,成为继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之后全省第3个千亿产业园区,综合实力居中部国家级高新区第4位、非省会城市高新区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