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承载大武汉复兴梦想
“再铸大武汉辉煌,首先要再铸大武汉工业的辉煌!”这是2011年11月唐良智市长在武汉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上,督战“工业倍增”时对工业的定位。
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汉阳造”曾闻名全国。建国初期布局的“武字号”企业雄风犹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武汉工业净产值一直居全国第四位,经济实力紧随京津沪之后。“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沿海城市经济实力先后超过武汉,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别人的工业后来居上。”
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工业版图发生巨大变化。2010年,武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425亿元,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下滑;而兄弟城市却在快速跃进——合肥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69亿元,增幅连续三年领跑全国省城;长沙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39亿元,增加值基本逼平武汉。郑州、长株潭都提出了赶超武汉的奋斗目标,合肥提出在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上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中心。“十一五”期间武汉工业投资3000亿元,虽然创下历史新纪录,但比沈阳、南京、大连、青岛、成都、长春等6个城市,平均少1000多亿元。
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武汉努力追赶的脚步虽然一年上一个台阶,先后超越宁波、成都、南京等副省级城市,2011年末已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五位,但与前后两位“兄弟”的距离,均在百亿元上下,稍有松懈就会退后。
“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等不得、慢不得、玩不起!”这是武汉市委市政府领导分析工业形势常说的擂鼓的话。“风水轮流转,机会到武汉”,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国际和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武汉地位日益凸显,武汉迎来了历史上的重要机遇。
李作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前完全靠优惠政策吸引企业的招商做法不灵了。企业真金白银投到你这里,优惠政策当然会看,但最看重的是软硬环境、市场与成本。”
武汉地处内陆市场腹地,铁水公空枢纽优势明显,交通物流便捷,商贸市场发达,人才科教优势突出,最主要的是武汉产业门类齐全。 武汉得天独厚的各项优势也得到企业家高度认同。杨元庆就曾经表示,武汉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气场。胡茂元认为,“中国的汽车工业的新兴市场就在中西部。武汉,是最靠近这个新兴市场的地方,辐射能力很强,将成为众多汽车企业转型的选择 ”。
目前,全国9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2个区域发展规划的整体布局基本完成,区域之间新一轮竞相发展的态势形成,城市间的竞争更强。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多个城市的“排位赛”都寄望靠工业创先争优。可以说,这一波的发展之争就是工业之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武汉市经信委有关人士说:以2010年收尾的统计数据,武汉到2015年GDP总量要达到万亿元,需增加4000亿元左右。一旦工业实现倍增,工业贡献的增量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占GDP增长目标的一半。完成工业倍增计划,可以说是实现万亿目标的关键。
2012年3月,武汉提速工业倍增计划,工业总产值增速目标从13%提高到20%。(记者 周荔华 通讯员 熊晶 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