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2年即将走过。这段承载着湖北人民逆势而上、克难奋进的不凡历程,必将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
这一年,全省经济在逆势中实现平稳增长。工业经济筑底回稳,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城乡居民收入跑赢GDP……面对危机,湖北冲破阴霾,扬帆击浪,奋力远航。
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于对经济形势的准确研判,提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目标明确,任务紧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以竞进之势服务全国稳中求进大局,湖北责重如山。
今天起,本报推出“年终问经济”系列述评,回望逆势奋进的经济轨迹,感受令人鼓舞的湖北力量。敬请读者关注。
湖北日报讯 (记者廖志慧)2012年的收官之月,各项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发布,经济总体形势日渐清晰:主要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积极因素正在逐步积累,经济运行由缓中趋稳向筑底企稳转变。
统计专家认为,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但稳增长压力依然很大。如何以湖北之竞进服务全国稳中求进大局?
稳增长目标能否实现
基于对复杂形势的准确预判,去年底的全省经济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就明确提出:“以湖北之快服务全国稳中求进大局。”
身负内外两个市场萎缩的压力,全省上下以大气场拼出大发展,一季度实现稳健开局:GDP同比增长12.4%,增速中部第一,全国第七。
然而,从二季度开始,全省GDP增速开始下滑:上半年为11.7%,前三季度则是11.2%。与此同时,投资、出口、内需三驾马车有所减速,部分指标走势不容乐观。
人们不禁发问: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稳增长目标能否实现?
在经济寒冬中,一个个令人振奋的信号陆续传出:
9月份,神龙公司卖出汽车42728辆,创下建厂20年来的单月销售最高纪录;
11月份,武汉美格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手机套”式新型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高达24%,这一指标居全球第一;
12月份,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一月内连续中标6座跨江特大桥,概算总投资近百亿元……
与之相呼应的是,在经历二季度持续下滑、三季度底部盘整后,工业、用电量、企业效益等数据增幅都开始掉头向上。9月份以来,工业增加值增幅已连续3个月稳定在14.6%,高于全国4.6%。11月份,工业增加值又创下历史单月最高,分别较上月、同期净增93亿元和101.3亿元。
“审视当前宏观经济指标体系,已出现筑底回升迹象。”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杨海涛认为,企稳已没有问题,再往下掉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更为可喜的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经济运行质量提升和效益继续改善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