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县潘家湾镇肖家州村的菜农王开虎家里种了22亩包菜,成本近2万元,赔本卖出了1000元后就再也没人要了,为了赶种下季蔬菜,只好将包菜全部锄掉(4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郝同前摄
供求失衡
湖北省嘉鱼县是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据县农业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7万亩,总产量137万吨;其中包菜面积10万亩。目前滞销田间的主要是晚熟品种,约4万亩,还有约1.5万亩在田待销。
“去年价格好,一斤五六角,高的时候达到1元钱一斤。没想到今年一下跌得这么厉害。我种了10亩包菜,1分钱也没有卖。”鲁君根说。
嘉鱼县农业局副局长邱向连分析,今年包菜价格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去年的早售包菜售价每斤1元左右,全年包菜市场价格每斤0.6元,价格高、效益好,提高了菜农的积极性,不仅嘉鱼种植面积大增,其他一些蔬菜产区的面积也增加了。
加上受气候影响,今年南方包菜销售季节推迟,而北方蔬菜上市期提前,使本来错季上市的蔬菜形成叠峰,发生冲突。种植结构也不合理,迟熟品种偏多,供应集中,给包菜销售带来困难。
潘湾镇苍吾岭村5组的游群是一名蔬菜经纪人,做了几年的蔬菜生意。他告诉记者,今年老百姓种菜的损失最大,一亩地包菜产量按1万斤算,1分钱一斤,农民只能卖百把元,何况菜贩还不愿意收,大量的包菜卖不出去,如果按每亩地的投入成本计算,今年种1亩包菜要倒贴几百元。
叶辉说,近百亩包菜投入10多万元,基本上要打水漂。在深圳打工的农民工“叶薇祺”在微博中写道:“前几年连续大丰收,没想到今年超级亏损,可能这就是市场规律的作用。别家多年前就开始种植蔬菜,应该也算积累了资本,可怜的爸妈响应政府号召引进农产品,第一年做竟然亏得血本无归。”
来源:新华网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