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十大“关键词”解读香港经济15年的风雨阳光路

2012-06-19 18:22:0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回归15年里,香港经济经历过风风雨雨,遭遇过明障暗礁,但在中央政府支持下,经过特区政府和700万港人的努力,香港总能化险为夷,风雨过后见彩虹。

15年间,香港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和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经济总体保持繁荣稳定、持续增长。香港经济总量在1997年至2011年间实质扩大了逾60%,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从1997年2.7万美元增至3.4万美元。

新华社记者日前采访了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王春新和香港浸会大学经济学家麦萃才,解读15年来有关香港经济发展的10个关键词,以此回顾这15年香港的进步之路。

关键词一:金融危机

王春新:15年来全球金融危机不断,香港虽难免受到冲击,但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期间金融业创造的增加值劲升逾1.5倍。

麦萃才:作为世界金融中心,香港15年里遭遇过两次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由于香港采用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港元跟美元转强,导致香港楼价大跌,失业率上升,市民生活困难。但随后“个人游”和CEPA的实施,香港经济开始复苏。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对香港金融市场也有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二:房价

王春新:过去15年,香港房价从1997年的高位持续六年下跌,至2003年跌幅超过六成,导致众多家庭遭遇“负资产”,其后又一路回升,近期又连创历史新高,风险不断加大。房子问题已成为香港最大的民生问题,关系到长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解决将考验新一届特区政府的智慧。

关键词三:个人游

王春新:2003年香港经济遭遇“非典”疫情陷入低谷,中央果断出手相助,推出“个人游”,为香港市场注入“源头活水”。去年“个人游”旅客高达1834万人次,是香港旅客增长的主要动力。

麦萃才:“个人游”逐渐成为香港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在一些传统的旅游区如广东道、铜锣湾等,旅游业兴旺。

关键词四:人民币

王春新:2004年2月,香港银行正式开办四项人民币业务,标志着香港金融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正式启动。8年多来,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包括人民币存贷款、兑换、汇款、贸易结算、债券、IPO等业务在内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

麦萃才:根据国家规划,香港会作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很多人民币业务可以在香港得以发展,现在香港人民币存量达6000亿元以上,人民币在香港的应用将越来越重要及普遍。

关键词五:CEPA

王春新:CEPA不但为国家通过制度安排扩大对外经贸合作积累了经验,更为香港经济注入了强心剂。CEPA对香港大部分具优势的现代服务业敞开了大门,为香港服务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麦萃才:CEPA是中央为了“挺港”而作出的决策。其进行方式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地可以借助香港在对外贸易方面及金融领域方面的经验发展经济,另一方面是香港的企业得到更多的机会拓展内地市场,增强盈利机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