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资兴市以整合村级组织资源为突破口,探索和推行“1+2”村级工作模式,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成效明显。
“1+2”模式,就是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有效整合村民自治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组织功能互补,形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力。
“实行这一模式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当前村级工作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资兴市委书记李评说。
长期以来,村级党组织主要靠收取“三提五统”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为群众提供服务。取消农业税后,村党组织日常运转主要靠有限的财政转移支付来支撑,“无钱办事”的矛盾凸现。
部分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村级组织整体功能不强,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资兴市委组织部部长周亦彬介绍说,有的村委会负责人不能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各自为政,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迫切需要从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上改变这一现状。
资兴市财政投入600万元,全面推行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实行“1+2”模式,调动村干部经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1+2”村级工作模式主要形成了两种形式: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村经济联合会会长由一人兼任,三套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分设,其中一人兼任村经济联合会会长,三套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充分整合农村党支部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构建村级组织体系,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发挥村民自治优势,领办、创办各种经济实体。
白廊村是一个典型的后靠移民无耕地村。上世纪80年代,国家重点工程东江水电站关闸蓄水,白廊村大片良田被湖水淹没,村民响应政府号召,移民后靠。当时全村没有一处耕地,可供开发的荒山面积人均不足1.2亩,人均年收入仅4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