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商城市竞争力:
香港、北京、上海位列前三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香港是最佳的标杆城市,内地城市的标杆为北京。宜商城市竞争力得分的前十名分别是香港、北京、上海、广州、佛山、苏州、深圳、武汉、青岛和杭州。从具体得分上看,香港明显领先于内地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紧随其后,而后面几个城市相差不大,属于前十名中的第三梯队。
从与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的对比来看,香港均为第一,上海在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中超过了北京,说明北京的宜商环境比之上海是相对提分项目。对于广州、佛山、苏州、武汉四个城市,宜商排名都要比可持续竞争力排名高些,显然是拉高竞争力的项目,尤其是佛山,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仅为22名,宜商城市竞争力却排在第5名,这是对其较好营商环境的肯定;而深圳、青岛和杭州的宜商城市竞争力则是拉低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的项目,但力度不大。
宜商城市竞争力后十名依次是松原、白城、庆阳、昭通、保山、陇南、定西、临沧、普洱、绥化。与综合排名相比较,松原、白城的宜商城市竞争力对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的拖后作用明显,其他几个城市两个排名大致匹配。
从各区域的排名情况看,宜商城市竞争力排序前50名中,各区域分布不均。港澳台全部在列,东南区域和环渤海区域分别有超过了45%和30%的城市排在前50名,西北最少,仅有1个城市进入,占了西北全部城市的2.5%。后50名中多是西北、西南和东北区域的城市,它们分别有41%、38%和29%的城市排在后50名。中部区域和东南区域分别有5个和1个落在后50名,港澳台和东南均无城市落入。前、后50名的席位分布实际上也印证了整体得分均值的结论,宜商城市竞争力得分大抵与经济发展程度保持一致。
文化城市竞争力排名:
香港独占鳌头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根据测算,在多元文化城市综合排名中,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城市统领了文化城市竞争力的前10个位置。在加权排名中,香港以高分的绝对优势居于首位,上海、北京、苏州的表现也非常出众,说明这些城市文化的开放程度和多元化程度较高。从整体水平观察,前10名几乎都是沿海城市,而且都具有较高的行政级别;与此同时,来自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城市文化开放程度普遍不高。香港文化国际化程度最高,东部沿海的文化发展和开放程度主要依赖于其区位优势,即与外界交流的便捷程度。因此,其排名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
从整体上看,广东省可谓独领风骚,表现异常突出;江苏省稳居第2位,可见江苏省内城市的文化开放程度和多元化程度也是相当高的;山东、福建城市的优势犹在;中西部各省份的文化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竞争力则相对偏低。
从我国文化城市分布的区域比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是文化开放程度最好的,样本中的香港和上海分别排在文化城市前2名。从中国大陆285个城市的排名看,东南地区无疑是最好的,在55个城市中有29个排在前50名,占52.73%。其次是环渤海地区,在30个城市中,排在前50名的有7个,占23.33%。接着是东北地区,在34个城市中,排前50名的有3个,占8.82%。然后是中部地区,在80个城市中,有6个排前50名,占7.5%。西南和西北地区比较差,西南47个城市中,4个排在前50名,占8.51%。西北39个城市中,只有1个排前50名,只占总数的2.56%。(记者阚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