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里、山坡上种植的葡萄延绵数里,一串串肥硕的果实挂在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这是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营盘乡热水村的一个景象。村民班小忠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今年虽然再次遇上大旱,但去年才改种的耐旱葡萄让自家的收入非但没减,反而增加了不少。
热水村地处严重缺水的石山区,山多地少,过去村民只种水稻、包谷等传统农作物,基本上是“靠天吃饭”。2010年热水村遭遇大旱,水稻、包谷减产甚至绝收,不少村民靠政府救济才渡过难关。52岁的村民梁忠勇告诉记者,当年想尽办法筹水,农作物还是大幅减产,全家一年辛苦到头仅有2500多元收入。
经历2010年特大旱灾的教训后,2011年,营盘乡干部多次外出考察,选中抗旱品种紫王葡萄,并进村入户动员村民改种。营盘乡副乡长吴毕峰说:“紫王葡萄耐旱,产量高,成熟后可以一直挂到打霜时节,错开了葡萄大量上市的时间,能卖上好价钱,我们对村民反复做工作。”
梁忠勇下定决心了。2012年开春,梁忠勇的2亩地种上了政府发放的葡萄苗,“才种一年多就挂果,早知道这么见效,所有地全种上。”
村民班小忠去年流转了3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葡萄,今年挂果的葡萄已卖了好几万元,“明年进入盛果期,每亩可收6000斤以上,净赚1万多元,比种包谷强多了。”班小忠说。
如今,营盘乡已有418户农民种植了葡萄。今年夏天,营盘乡和四川、云南的两家公司签订了葡萄保底收购合同,村民吃了“定心丸”,改种的积极性更高了,到乡政府要葡萄苗的村民络绎不绝。
今年夏天,尽管长顺县再次遭遇严重旱情,但前几年因改种了抗旱品种所受影响不大。长顺县委常委、副县长班代荣介绍说,长顺县紫王葡萄种植已达到2.5万亩,高钙苹果达到4.3万亩,优质核桃达到14.5万亩,“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8月下旬进入丰收的季节,长顺农户去年种的紫王葡萄部分挂果,预计产量有十几万斤;高钙苹果已经成熟,果农们正以每公斤10元至12元的价格销售;优质核桃也长势良好……长顺因干旱“逼”出的转型路让当地村民大旱之年收入不减反增。(记者 李春惠 潘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