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在贵州省重旱区金沙县西洛乡金槐村,玉米因缺水干枯。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大旱逼调整 力保减产不减收
大旱无情,脚下有路。前几天,贵州部分地区出现降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灾情的蔓延速度。受灾地区群众抓住土壤墒情改善的有利时机,积极补种、改种作物,尽力挽回灾害损失。
“这些玉米是20多天前改种的,希望老天多下点雨,能多一点收成。”安顺市紫云县松山镇甘桥村布依族妇女龚老三,一边在自家的玉米地里撒着化肥,一边对记者说。
为帮助农民抓住时机调整种植结构,紫云县农业等相关部门紧急调运、发放杂交玉米种3.6万公斤,发放地膜1.3吨,发放荞麦种3000公斤,改种面积接近3万亩。
在黔南州惠水县大龙乡甘昌村,由于水稻已经绝收,乡里引导农民积极整理田地,补种速生蔬菜。“趁着昨天刚下了雨,土壤还湿润,赶紧把已经绝收的稻田整理出来,改种一季蔬菜。”甘昌村村民张忠惠说,他家的3亩水稻已经绝收,2亩多玉米也只能收到一成,“现在打算补种小白菜、豌豆等速生蔬菜,尽量挽回点损失”。
“当前各地正采取抽水抗旱、喷施抗旱剂等措施开展生产自救,我们将保障种子、农药等物资供应,力争实现‘大季损失小季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最大限度保证老百姓收入。”贵州省农委种植业综合处处长黄俊明说。(记者 李银、杨洪涛、黄勇、闫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