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南地区>广东>广东新闻
精明"老广"蜂拥香港购厕纸 每趟能省几百块
2010-12-07 08:59:06      来源:羊城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原因3

内地中间环节提价

就算税收有优惠,最多也不到20%,但是目前广州市场一些同货源的商品比香港足足贵了一半有多,这又为何?一位知情人士说,问题主要出在流通环节,有中间商趁机提价赚钱。

谈到毛利,包括李锦记在内的多家调味品生产企业纷纷表示,在这样一条长长的产业链上,生产企业的毛利并不是最大的,而中间商和零售商可能是这次升价潮中赚大头的一方。

有调味品生产商告诉记者,一般调味品的生产毛利在10%—20%,而在流通渠道就要吃掉30%左右的毛利。如一瓶500毫升的酱油,出厂价3.8元—4.5元,到了零售市场价格就要6元—7元。

知情人士还透露,一方面中间批发商赚取了一定的毛利,另一方面零售终端也在分一杯羹。一般大型超市的进场费都在几万元到十多万元不等,近两年逐年上升,加上海报费、条码费等其他管理性收费,有的超市每年的费用超过20万元。此外,超市还有另外一笔费用,就是在超市促销的时候一般超市和厂商都要让出30%的利润。因此,超市的进场费再加上销售返点,还没上柜台,日用品的成本已增加不少。

还有知情人士说,也有一些批发商趁着涨价的时机,伺机提高价格,比如当批发商了解到厂家计划涨价的时候,就提前购进低价的产品,等到厂家一出升价通知,就立即将囤货全面升价,以此浑水摸鱼。

原因4

盲目认为质量有别

林江说,市民到香港扫货,追逐价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就是很多市民都认为,港货的质量比内地要好。

“现在到香港、澳门买生活用品便宜很多,质量也好很多,款式又多又新。”网民小宝一口气用了“三多”来概括她到港澳购物的原因。而记者在聚集了扫货达人的妈妈网QQ群里了解到,有一半的妈妈认为香港的一些日用品、食品质量更有保障。上周末刚去香港扫货的任女士就告诉记者,在香港买日用品时要看清商品上的条形码,通常第一个数字是6的,就表示是在内地销售的货物,4开头的才是在港澳台地区销售的。“我只买4字开头的产品,心理上觉得这些产品更安全可靠。”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内地企业生产的产品在香港市场的质量和内地市场是一样的,只是规格或者口味可能有差别,不能盲目认为香港商品的质量就一定比内地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