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讯 日前,一名年轻男子陈某走进台江公安分局义洲派出所投案自首。据陈某交代,其从2011年开始诈骗1000多万元,全部挥霍一空,眼下走投无路只好自首。随后,义洲派出所成功侦破了这起原福建某县驻榕商会副会长陈某巨额诈骗案。
毕业后创业失败 身陷高利贷泥潭
陈某的老家位于与福州接壤的一座山区小县城里。2006年大学毕业后,他换了不少工作,但每月收入只有千元左右。为了自己做老板,向来胆大的他想到了借高利贷,然后在福州某商圈开了家服装店。
不过,由于店铺经营不善,陈某发现手头的资金越来越难以填补日常经营开销的窟窿。此时债主们却陆续上门来讨债,越来越“撑不住”的陈某作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去诈骗。
直到陈某东窗事发前,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位年少有为的成功人士。因为今年29岁的他,不仅在福州经营着服装店,还有自己的工厂和酒楼,名下还有多部百万豪车,住的也是福州市中心的豪华江景房。但这光鲜亮丽的一切,都是陈某自己“包装”出来的。
据警方介绍,起初陈某还只是想拆东墙补西墙先骗点钱来,等事业正常了再慢慢将缺口填上。但此后债务越来越重,令他深陷泥潭。据陈某交代,2年来,他一共诈骗1000多万元。除了少数用于还债和开店亏损补仓等,大部分钱都被其挥霍了。
租豪车豪宅打造“成功企业家”
为了诈骗成功,他想到先包装自己,将自己打造成一名“成功企业家”。
2011年,陈某在网络上建立一个平台,以企业家的身份“登台亮相”,对外宣传“合伙投资、共同经营、利益共享、谋求共赢”的投资经营理念。信息发布后,果然有人中计。而陈某就利用诈骗来的资金继续包装自己:租豪车当代步工具;在福州江滨一高档小区租江景房,骗人说是自己买的;加入福建某县商会,当上副会长……
在众多受害者中,王先生的例子最为典型。王先生祖籍福州,早年在外打拼成功后想回故乡投资。当他从网络上看到陈某的信息后,就赶回福州与陈某会面,商量合作事宜。为了显示实力,陈某带王先生来到亲戚开办的企业参观,吹嘘是自己创办的工厂,还请王先生到朋友开的酒楼吃饭,声称是自己开办的酒楼。
而在陈某所实施的诈骗活动中,无数张假证件成为了其敛财的重要“立信”工具。如在受害人王先生的案件中,出于投资风险的考虑,王先生要求陈某有实物作抵押,还要有担保方。不过,这对于陈某来说,无非是到路边多做几张假材料而已。
身兼商会副会长的陈某制作出一份份假的“某商会资金信托合同”“借款担保合同”等材料,并加盖假公章。同时,陈某还把自己租住的江景房的假“两证”及多部租赁来的豪车证件等一整套假手续材料抵押给对方。王先生认为陈某是一位“有魄力、干事业的年轻人”,就同意了投资事宜。以投资等名义,陈某从王先生处一共骗走现金758万元。直到案发后民警找上门,王先生才知道自己被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