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全新尝试 ——中国最大规模港口资产整合探秘

2013-12-27 16:09:52 来源:福建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整合的背景 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竞争合力

“这些码头对于原所属企业来说,本来就是一块挺赢利的资产,大家为什么愿意整合到一起,都是出于大局考虑。”从筹划整合到今天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的正式挂牌,厦门市国资委主任林杰作出如此评价。

厦门市国资委着手此轮整合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厦门所属港区万吨级以上泊位码头共有50个和1个大型国际邮轮码头,主要分布在东渡港区和海沧、嵩屿港区;码头经营的主体有厦门市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也有央企和外资企业,参与此次整合的新世界港口就属于外资企业。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泊位码头业主过多也给厦门港口健康稳步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是码头经营主体过多造成岸线分割,不利于厦门港区的码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二是码头业主过多,各自为政,也无法形成合力对外拓展市场,这也不利于向周边拓展厦门港区腹地;三是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运营成本;四是不同企业之间,甚至由于投资主体不同,企业内部之间,竞相压价,导致厦门所属港区集装箱业务竞争无序,并进一步影响了码头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在林杰看来,厦门在积极推进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时,有必要通过整合形成合力增强厦门港的整体竞争力,并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物流成本更好地服务客户。

按照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大港口、大联运、大物流”的工作要求,早在2010年,厦门市国资委就着手大力推动厦门集装箱码头的整合。

“涉及五家上市公司,除了要说服既定利益各方外,在技术操作上也有难度。”林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此次整合不只涉及国有码头企业,多数码头公司股东还是上市公司或者外资股东,并且涉及诸多法律、税收问题和股东意愿,厦门市委市政府反复牵头协调这件事情,市国资委、港口管理局等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开展相关工作,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也多次向厦门市常委会汇报整合方案,多方努力终于按照市场规律促成了相关各方的最后签约,并于今日成立。

按照总体框架,在完成此轮整合后,厦门集装箱码头业主中,将出现以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和以远海码头及招商局(漳州)码头三家企业为主经营的格局,既符合“适当竞争”的最初设计原则,又避免了独家垄断。(林世雄 谢嘉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美宠物狗与男童做“双胞胎”

王诗龄“强吻”kimi林志颖显尴尬 曝俩萌娃有爱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