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鼓浪屿:20年前控制人口政策打破“生态平衡”
恶性循环
两波搬迁潮 一连串负效应
搬出鼓浪屿的,不止沈芳一家。小时玩伴、左邻右舍,大都搬出去了,而且比她早。
在老人记忆里,这20多年,鼓浪屿经历了两波比较集中的搬迁潮。
第一波搬迁潮,在上世纪90年代初。1993年初,厦门出台《厦门市城市人口管理暂行规定》,按“只准出、不准进”原则严控鼓浪屿人口。这便是后来经常被提起的“人口减法”政策。
搬离鼓浪屿岛的,先是岛上的返城知青,然后是房改后房子分在厦门的一拨“公家人”;拆迁工厂时随之走了一大批人;此后,鼓浪屿的政府撤销,变成了一个管委会,人大、政协这一整套班子全没了,又走了一帮人。
居民不断外迁,引发一连串不可逆的负面效应——学校缩减、医疗机构搬迁、生活设施没落。岛上的生活,变得愈加不方便。居民用了个词——“生活难”,岛上已经没有一间像样点的百货店,一些便民服务业相继关闭。“鼓浪屿上的医疗配套,只能看些感冒、发烧之类的常见病。”老居民董启农说,鼓浪屿的孕妇想要生小孩,只能“乘风破浪”坐船到岛内医院。有两个小孩因为来不及,一个生在了鼓浪屿码头,一个生在了快艇上。
学校没了,医院没了,生活难引发第二波搬迁潮。留守的居民,继续外迁。“人口缩减—单位搬离、学校缩减、医疗机构搬迁—口缩减”,如此恶性循环。即便是五代扎根鼓浪屿的申遗顾问、厦门文史专家何丙仲,也在2009年春节前,“挥泪告别”住了半个多世纪的鼓浪屿,搬到厦门岛内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