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一碗群众喜欢的“羊杂汤”
王志洪 资料图片
2月26日晚,由宁夏演艺集团话剧院有限公司编排的话剧《回民干娘》在国家话剧院剧场举办了晋京首场演出。台下是一批特殊的观众,他们是北京十四中的学生和北京牛街的回民街坊。
这是学生们第一次观看反映宁夏西海固地区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刚开始他们对剧情和表演似乎不以为然——怎么可能上不起学呢?主人公家里条件那么差怎么还帮助别人?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剧场里的议论声逐渐隐去,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水。自2013年1月以来,《回民干娘》已在全国演出300多场,上面的场景也一再重复着。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观看《回民干娘》后,向编剧王志洪竖起了大拇指:“你的剧本写得好啊,台词用的都是老百姓的语言。”
“部长您不用夸我,台词不是我写的,都是老百姓自己写的。”76岁的王志洪这样回答。
王志洪是地道的北京人,1964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就一头扎进了宁夏西海固地区为当地群众写戏排戏,此后52年再未离开。与基层群众半个多世纪的亲密接触,让他获得了独特的创作秘诀。
不同于很多话剧院团的驻场演出,30多年来,宁夏话剧院的舞台就是一辆由货车改装的“大篷车”。田间、地头、小学操场……哪里有人,“大篷车”就会开到哪里。
每次演出,王志洪都有一个习惯,搬个小板凳坐到群众间跟他们一起观看。一边看,一边听,一边在心里记下老百姓的评价和意见。中场休息时,有的观众去上厕所,王志洪也跟着去。“你别不信,厕所里,老百姓发表的意见最真实。”王志洪说。
在《回民干娘》中,有一句台词,王志洪原来这样写:“你看这男人,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
老乡们看了却说:“我们可不这么说话。”
“你们会怎么说?”
“我们会说,你看这男人,走道儿都踢起土了,吃席都坐到高岗上了。”
王志洪一听,发现还是老百姓的语言生动,于是就把原来的台词修改了。
还有一次,王志洪写一部关于计划生育的戏。里面有一句台词本来这样写:“我的儿子倒多,可谁管我?现在我住的伙房都快塌了,也没人管。”
在一个村子演出时,一位农民朋友提出,农民不这么说话。
“那怎么说?”王志洪问。
“儿子没娶媳妇,我住上房;娶了媳妇,没生孙子,我住厢房;生了孙子,我住伙房。现在这伙房也快塌了,都没人管!”那位农民朋友的意见,一下子让台词生动起来。
在创作中,王志洪始终坚持一个标准——群众喜不喜欢,爱不爱看。以前农民不识字,每创作一部戏,王志洪都会拿着初稿坐到农民的炕头上一句一句念给他们听,让他们提意见。现在农民识字了,他会把剧本打印出来分发给十里八村的农民朋友,让他们挑毛病。王志洪常对团里的人说,要让观众像恶婆婆横挑鼻子竖挑眼挑小媳妇毛病那样帮我们提意见。以《回民干娘》为例,首演3年来,根据观众的意见,已经大改了14次,小的改动更是不计其数,几乎每场演出后都会有所改动。
王志洪说:“很多人让我介绍创作经验,如果非要说经验,那就是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农民朋友的各种意见,不仅帮助我修改了不合理的情节,而且帮助我修改了不符合农民身份的台词,还帮助我丰富了很多细节。”
2月27日,中国剧协为《回民干娘》举办了一场专家研讨会。有的专家说,《回民干娘》是一部艺术精品;有的专家说,王志洪及宁夏话剧院让话剧从知识分子走向了农民群众,为话剧开辟了新的道路;还有专家评价王志洪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艺术家。
听罢,王志洪摆摆手:“我何德何能,哪里敢称是什么‘家’,自己的作品也不敢说是什么精品。我的作品最多只能算作一碗宁夏人民爱吃的‘羊杂汤’。西餐咱不会做,这辈子我唯一的愿望就是把这碗‘羊杂汤’的味道做得越来越好。”
(本报北京2月29日电 本报记者 韩业庭)